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淡昧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美术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蝴蝶的美,用绘画与手工制作的综合形式表现美丽的蝴蝶。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的同时提高其与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蝴蝶的“美”。

教学难点

想象创作与众不同的蝴蝶。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启发引导、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准备

课题字、纸蝴蝶、作业纸(课前发给学生)。

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彩纸、双面胶、胶带、剪子、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剧引题

引用《三只蝴蝶》这个情景剧,让学生感受蝴蝶之美。请班里的同学来表演,让同学在课下观察蝴蝶是怎样飞舞,表现出蝴蝶飞舞的魅力。

二、引出课题,进入新授。

⑴引出并出示课题

利用《三只蝴蝶》这个情景剧,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蝴蝶飞舞,将学生带入蝴蝶的.世界,导入本课,在情景剧的最后,三只蝴蝶快乐的飞回座位,教师顺势把课题贴在黑板上《 蝴蝶飞啊飞》

⑵简介蝴蝶的一生,学生打开书本26页,教师讲解:

蝶卵是蝴蝶发育的第一阶段,慢慢的生长成幼虫,幼虫生长发育到成热阶段,就停止取食,选择适当场所化蛹。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即须脱离蛹壳外出,成虫脱去蛹壳的现象称为羽化。蝴蝶从蝶蛹中羽化出来之后就四处翩飞。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⑶欣赏蝴蝶的美

打开书本P26,欣赏书本上美丽无比的蝴蝶图片,让学生说说蝴蝶的特点。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蝴蝶,我想同学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只蝴蝶了吧!

生:是!

⑷讲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一只蝴蝶的清晰大图片

在教师不断指点蝴蝶各个部位的情况下,蝴蝶身体的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触角这些重点部位要学生注意,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作业实践,教师指导。

1、 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运用水笔、油画、彩色纸,创作出一只“与众不同”的蝴蝶,并将蝴蝶用剪刀剪下来。注意在使用美术工具时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将《蝴蝶飞飞》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完成“美丽的世界”。

将课前准备的“美丽的世界”展板分发给个小组,同学们将自己得意之作粘贴到展板上,最后将这个“美丽的世界”合在一起,成为真正的美丽世界!

五、“群蝶飞舞”

优美的音乐伴奏(两只蝴蝶)。

学生跟着音乐慢慢起舞,模仿蝴蝶慢慢“飞”出教室,感受蝴蝶是属于美丽的大自然,使学生保护蝴蝶,保护大自然。

在新疆许多地方都有蝴蝶谷,这里说的蝴蝶谷是阿勒泰市东60公里处,有一条叫库别克希拉克的山谷,初夏之际,谷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山谷两边漫山遍野的赤芍、草莓、党参加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山花使整个山谷香气袭人。这香自然引来了爱花的蜜蜂、蝴蝶,蝴蝶来此多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丰沛的雨水,让这里的花多得惊人,蝴蝶们不在这安营扎寨,不在这繁衍生息那是傻蝴蝶。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本课学习剪动物,重点学会用剪纸剪动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剪出动物,学会用剪纸装饰纹装饰动物。

3、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剪纸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外形设计。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2’)[通过这个导入,揭题]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观赏一小段动画片(1分29秒)

师:说说这段动画片和你们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学:里面的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纸剪出来的……

师:嗯,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上课的内容就和剪纸有关,叫做《剪纸贴花》。

二、讲授新课(12’)

[通过这个直观欣赏环节,让学生感受剪纸贴花的表现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剪纸?

学:

师: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剪纸,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差不多是和造纸术同时出现的。主要有人物,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师:剪纸和绘画有哪些不同呢?工具、技法、形象。

师:你们知道这些剪纸都代表着什么寓意吗?出示作品。

学:

师:说的真不错。所有的图案都有吉祥的寓意。相传剪纸最早是因为古代有一只叫夕的怪兽,专门偷吃农民的粮食。后来有位婆婆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落荒而逃。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驱赶走了这只怪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那是不是所有的剪纸都是红色的呢?在陕西就有一位库淑兰奶奶,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一个梦幻多姿的世界。(出示剪纸作品)

师:看到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题材,造型,色彩。

学:

师:你知道库奶奶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谁来猜一猜?

学:

师:先剪出外形再贴花装饰。

师:生活中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吧,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吗?

师: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图片)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它的花纹就是由不同的装饰纹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动物进行剪纸创作。

学:第一步我们先该做什么呢?

学:剪出外形。

师:老师这有个剪好的外形,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学:是只大公鸡。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有鸡冠,大大的尾巴

师:大公鸡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头部:椭圆形,有山形鸡冠

身体:长长的,有羽毛

尾巴:弯弯的,色彩很丰富

脚:有力的

是的,当我们在剪外形时应抓住特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剪了什么。

师:如何让这只大公鸡更威风呢?

学:剪些花纹贴在大公鸡身上

师:老师这也准备了些花纹,要怎样拼贴、组合才可以让大公鸡变漂亮,谁来试试!

学:我来……

师:别急,老师这还有一张,再请个同学上来试试。

点评[师生互动]两位同学都贴的真不错。

[通过三个连续问,让学生明白剪纸贴花和画画一样也可以是有场景的,并且从生活中找题材]

师:因为运用的花纹不同,拼贴、组合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两大公鸡各有各的美。现在请大家再想一想,她可能在哪?再做什么?周围又有些什么?

学:……(学生说,我也同时剪出来,并进行组合)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谁来说说看

学:……

师:是的,想法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画面,虽然这幅作品的主角是大公鸡,但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题材,你们看(课件播放)

师: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先小组讨论下你们要剪的题材,然后剪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动起来吧!

学:开始制作 (20’)

三、评价 (4’)

师:恩,大家作品都做的差不多了,请做好的同学贴在合适的位置。现在我这有三个奖项,请大家来评评看 [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搭配奖]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不错

四、拓展延伸 (1’)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是很多的题材可以用剪纸贴花的方式来表现,还有很多不同质地的纸张也可以用来进行剪纸贴花呢。比如旧挂历,包装纸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都可以进行尝试。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二>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

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培养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装饰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装饰画

2、难点:灵活运用装饰画设计方法,设计有创意的装饰画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彩色笔、绘画铅笔、画框

(教师)范画、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装饰画,提问:这样的画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我们应该把它称为什么画?

(2)说一说:你对装饰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怎样的装饰画?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与环境协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因为装饰画具有鲜明的欣赏性和装饰性,所以人们称它为:“经过化妆、打扮出来的画。”

出示课题:《好看的装饰画》

(5)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悠久的历史。

2、交流研究

(1)欣赏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独特的美。

(2)与写实的绘画相比,装饰画具有怎样的美感

(3)通过照片与装饰画的对比,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装饰画的方法:夸张、变形、简化、概括、修饰等方法;总结装饰画的设计三要素:造型、色彩、构图

3、设计实践

(1)教师示范的装饰画设计方法,强调作品创作时可以是形状的装饰变化,也可以是色彩的装饰变化

(2)学生了解装饰画绘画步骤

(3)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组合形式:独帽式装饰画和组合式装饰画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建议:①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独帽式装饰画;②小组合作设计一组以《花》为主题的组合式装饰画

(2)学生进行创作,选择完成组合式装饰画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课外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写说明

(2)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装饰画展,进行自评和互评

(3)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装饰画

(4)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装饰画运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课题:会爬的玩具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会爬的玩具的实物、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学生:把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都带来。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5月24日——5月25日

活动一:玩一玩

玩一玩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回忆什么原理使得他们会摇、会滚。

教师展示会爬的玩具,发给四个组一组一个,大家一起玩一玩,并通过协作讨论说说自己组得到的玩具是以什么形式爬的,你感觉它是运用了什么原理(或是像什么动物一样)爬的。

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并阐述观点。

活动二:探索,解疑

四个组都以“在叶子上爬的蠕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的组合使得它会爬的。

拆一拆,议一议,写出简单的观察报告。

交流。教师总结、概括。

1.一片叶子,上面开两个小口。

2.用以前学过的折叠纸条的方法作一条虫子。

3.用较硬的卡纸制作一长一段两条纸条

4.将他们粘贴、插接到一起成为会爬的玩具。

活动三:

每个人试着做一做,可以自己尝试着改变叶子的形状、颜色或直接利用挂历纸表现叶子。

试着在叶子上改变切口的方向或者改变操纵杆的形状来改变虫子爬的方式。

学生展示作业,以虫子是否能流畅地爬为目标进行自评与互评、师评。

布置思考作业:还可以怎样制作会爬的玩具?

下节课讲相关制作材料带来。

第二节

施教时间:5月26日——5月28日

活动一:

各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回家研究的.会爬的玩具。

思考:这些作品都利用了哪些动力使它会爬的?

讨论、总结:

纸条或线的拉力,风力、下滑力……

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做到,也应保护、表扬;也可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活动二:

鼓励各组同学从交流中获取新的思路,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会爬的玩具。

教师看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引导,适当帮学生克服困难。

活动三:

当学生们的作品完成后,可让学生们展示,并请学生说说他们的设计思路;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一评、议一议。有的学生作品制作得不够美,可以提议大家帮他找到问题所在并修改一下。

课后拓展:课后可让学生充分利用青岛的地方资源,如:贝壳等动脑筋再做一个会爬的玩具。

札记:

在自己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合力使我唏嘘不已:三班有几个平时“淘”的令人头疼的男孩居然用硬纸板作了一棵树,树上打了两个孔做成了轨道;由于平时“敢于”观察,他们做的毛毛虫惟妙惟肖;两条线绳拉着毛毛虫爬上爬下,乍一看,吓得女生哇哇大叫。看着他们那从来没有过的成功的笑容,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位家长在为自己孩子的调皮辩解时说的:“在淘气的过程中,他们未必学不到知识。”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知识要素

了解人体大致比例

技能要求:

用线条表现站立的人物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人有不同的特征

实践与创造:用线表现画人的方法

欣赏与评议:欣赏并评论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人物的动态

教学难点

人物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上是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成人和小朋友在个子上有什么区别?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了解观察大人与小孩的区别。

3、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别人的大小、高低、胖瘦等特征。

二、了解与写生

1、构图是使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2、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侧面的人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三、提示与辅导

1、作画时可根据对象决定画几个头高的比例。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头不要画太大,以免头大身体短。

3、画衣服褶皱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动态来寻找,主要的大褶皱画,次要的可省去。

4、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放在比例方面,其次是线条表现。

2、学生互评,教师,评论时尽量找出别人的闪光点。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内容:第4课 真情对印(活动二)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这就是对称。)

(2)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少变化。)

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

(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三、自主表现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例说说吗?

(2)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

这一结构方法吗?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小学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