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投诉举报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doc
点击下载文
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
2、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软件;
3、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
4、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教育随笔:“认生”这件“小”事

原创: 三叶草

班级年纪较小的宝贝,一看到我这张陌生的面庞,开始嚎啕大哭起来,我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是我太高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自认为我可以招到任何孩子的喜欢。

可这突如其来的哭声还是让我心头一紧,赶紧去认可孩子的情绪:“教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面庞,让你感到紧张了”。

孩子还是继续哭,并边说“我想妈妈了”,“看到新的老师加入,让你想起了你的妈妈”。

这时,老师过来了,我赶紧补下一句“老师怀抱也会像妈妈一样温暖”,看着孩子情绪稍微好点,我把她交给了老师。

在如此强调尊重孩子的今天,我们不想给任何孩子去定义和贴标签。

他们不是所谓的“事多”孩子,只是每个人的个性气质稍微不一样而已。

那么在接触敏感型气质的孩子时,家长和作为“类似像我”一样的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白,孩子“认生”并不是坏事,不能定义为“没出息”、“没见过大世面”等。

孩子在大约八个月以后,有了自我与他者的分辨意识,所谓“认生期、敏感期”是孩子能够分辨谁是亲密陪伴者,谁是陌生人了。

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与老师要感到高兴。

其次,在老师和家长在孩子“敏感期”应该给予怎样的支持帮助孩子过渡呢?

我们尝试如下几个策略:

01

在安全距离以内平静的观察孩子(不打扰)

成人要注意保护好孩子心理的“安全岛”,园所的固定陪伴者很重要,固定陪伴者会成为孩子产生依恋情绪的对象。

陌生人在接触孩子时,不要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岛”,适当的距离安静的观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陌生来客对他的尊重。

02

和孩子一起进行平行游戏(不表现)

孩子不再刻意关注陌生来客时,已经初步默许陌生来客出现在他的安全范围中。

此时作为陌生人的我们,可以同孩子一样一起进行平行游戏,互不打扰互不干涉,不强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03

等待时机成熟后得到孩子的允可加入孩子的游戏(不强迫)

待孩子认同陌生人可以同自己一起使用玩具、共同完成游戏后,可以配合孩子、参与孩子的游戏中。

我们成人常常以为已经很尊重孩子了,实际上我们并没用想象中那么的尊重,不体罚、不辱骂儿童就是尊重儿童了吗?

所谓真正的尊重,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到尊重的感觉,允许孩子有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的表达。

对于“认生”这件事,只要成人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就会让它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事。

但是用错了方法,可能会破坏孩子心理“安全岛”,使孩子产生恐惧、排斥的心理,那“认生”就不再是“小”事。

课后反思

孩子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表情都成为我们解读与反思的关键点。

一点一滴小事、一点一滴思考、一点一滴反思、一点一滴感悟。

愿不负青春、不负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以反思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