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孤魂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2、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二、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贝投各一。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通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通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么说的?

(课件三:通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可以。)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通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起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5、小结:(观看课件六。)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他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一个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四、通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五、游戏:找家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圆形、球体、圆柱体,老师的电脑里也有,你们看——他们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1、电脑游戏:找家

(给各种圆形的物体、圆柱体的物体、球形物体分别找到各自的家。)

2、综合游戏:找家

你们都想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好吗?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拿出垫子下面的图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把他送到图形宝宝的家。

六、变一变,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你们给图形宝宝找到了家,还想用球体、圆柱体制作一些好玩的玩具,可是球体、圆柱体不够多,我们来帮他们一起做球体、圆柱体,有困难吗?

(孩子们开始积极地寻找制作球体、圆柱体的材料,有的孩子选择报纸做金箍棒,有的选择长方形纸张做望远镜,有的把圆形图片叠在一起做柱子,有的用橡皮泥做球……蔡浩翔拿起毛线绑来绑去的,说“太难做了”我走到他身边,捡起地上的毛线团起来,立刻高兴地说,“我会了,把线团起来就可以变成球了。”开开拿起碎布也团团团,变成球。……)

七、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家庭人员进行分类统计。

2.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家庭的兴趣。

准备:

示范统计表一张、记录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游戏:我家有几口

1.今天我们来玩游戏“猜猜老师家有几口”,教师拍手3下,幼儿猜猜是几口?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对了,我家有3口,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原来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数量。

4.还有其他方式吗?你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让请大家猜一猜你的家有几口人?(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规则:不能说出数字,可以应不同的`方式请朋友猜。

5、个别幼儿示范用不同方式让同伴猜我家有几口

6、幼儿两两结对相互玩游戏我家有几口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不同的人数。虽然每个家庭的人数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里有3口人,有的有4口人,有的家里有5口人……,但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人,真幸福。

二、记一记

刚才我们请小朋友用拍手……的方式让大家知道了你家的人数,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家的人数用记录的方式表示出来。

1.观察统计表

我们来看一张统计表,这张表格是老师家里人数的统计表,看表猜测老师家有几个女的,几个男的,一共有几口人。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纸,请你们在表格里记录好自己家里的男的有几个?女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看这张记录表怎么记录?

3.幼儿记录,老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三、说一说

1.展示幼儿的记录纸

2.交流:

(1)看记录表猜猜他们家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一共有几口人?

(2)介绍自己记录表,说说家里有几个女的、几个男的、一共有几个?

结束:有的小朋友家有5口人,有的小朋友家只有3口人,但不管人多还是人少,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大家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亲亲热热在一起多幸福呀!小朋友爱自己的家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玩“羊肉串”的游戏活动中,练习数物对应。

2.通过送“羊肉串”情节,幼儿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会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棒每人每年10根,每根小棒上分别挂上数字1-10的数字牌。

2.将泡塑纸剪成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块若干。(羊肉块)

3.布偶小狗、小猫、小羊、小熊、小兔、小猴各一,电话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小狗,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狗汪汪的羊肉馆生意可红火了。这不店里的羊肉串都卖光了。“(电话铃响)”瞧!电话铃又响了,小动物们又来订购羊肉串了。小狗的羊肉串来不及做,我们去帮帮它吧,好吗?

二、幼儿制作羊肉串,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

A.每人做成10根羊肉串。

B.每根羊肉串上的肉块数量和数字牌上的数目一样多。

2.教师分层指导

(1)操作水平较低的幼儿引导他们根据小棒上的数字牌串上相应数量的羊肉块,练习数物对应。

(2) 操作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他们练习数物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练习间隔排列,如:方形、三角形间隔,或根据大小、颜色、间隔排列。

A.幼儿将“羊肉串”按羊肉块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按羊肉块数量从少到多排列。

按羊肉块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请个别幼儿幼儿讲讲:你是怎样排列的?

B.情景游戏:送“羊肉串”

师:“羊肉串都做好了,我们现在帮忙将羊肉串送到每只小动物家里去好吗?

1. 小猫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的数量是4,找一找,你有没有小猫订购的羊肉串?

2.个别幼儿送羊肉串。集体送羊肉串。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送羊肉块数量是1、2的羊肉串。

3.小熊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少1。

4.小兔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多1。

5.小猴订购的羊肉串有两种,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少1,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多1。

6.同样方法让幼儿集体送羊肉串,老师检查纠正。

三、结束游戏——小朋友今天帮了小狗汪汪的大忙小狗非常感谢你们,它给我们也送来了一些羊肉块,我们先放在活动区,等游戏的时候我们再玩,好吗?

  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羊肉串”的游戏。(如东县机关幼儿园 沈 辉)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2.在帮助毛毛虫的过程中初步尝试按逆向排序的方法。

3.在故事中感受毛毛虫的遇事多动脑筋,不小看自己,树立自信。

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动物小图片人手一份。

3.排序卡、动物大图片四份。

4.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勾线笔若干。

过程:

一、引出故事,激发兴趣。

1.师:(PPT1)瞧,这是什么?

幼:大桃子。

2.师:(PPT2)看看有哪些动物想吃这只大桃子呢?

幼: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毛毛虫。

师:原来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长耳朵小兔、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都想吃大桃子,究竟让谁先吃好呢?

二、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一)按动物的个子高矮排序。

1.师:(PPT3、PPT4)看,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说道“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小动物都纷纷同意了。

2.师:(PPT5、PPT6)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颗大树开始量了一起,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地量着,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

3.出示排序卡、动物大图片。

师:那谁愿意来给这5种动物按高矮来排队呢?

幼:请一位幼儿上来操作。

师:谁最高?第二高的是谁呢?接着轮下来到谁?接着轮下来到谁,最矮的一个是谁呢?

4.师小结:我们看到了长颈鹿最高,排在了第一位,所以它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耳朵、尾巴的长短排序。

1.师:(PPT7)这时,长耳朵的兔子和长尾巴的猴子跳了出来,说:“这样可不行。”

兔子和猴子如果想最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师:兔子会和别人比什么呢?

幼:……(耳朵的长短)

师:猴子会和别人比什么呢?

幼:……(尾巴的长短)

2.师:(PPT8、PPT9)那我们先来看看动物们的耳朵和尾巴在那里吧!

(师点击课件,幼儿仔细观察。)

3.师: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排序卡,还有动物的小卡片,等会请你来给动物们排排队,如果你想帮助兔子,就按耳朵的长短来排队,如果你想帮助猴子,就按动物尾巴的长短来排队。排队的时候从有五角星的一头开始,撕下来的双面胶放在中间的盘子里。听明白的就开始吧。

4.幼儿进行操作,师巡回指导。

(幼儿从兔子和猴子中选一个动物进行排序比较。)

5.交流操作结果。(PPT10、PPT11)

师:谁是帮助兔子的呢?你是按动物的什么来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谁也是按动物耳朵长短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师点击课件进行验证。)

(请2位幼儿来说一说。)

师:那谁是帮助猴子的呢?你是按动物的.什么来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谁也是按动物尾巴长短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师点击课件进行验证。)

(请2位幼儿来说一说。)

6.师:刚才呢我们是按动物耳朵和尾巴的长短来排列的。

(师出示耳朵排序图和尾巴排序图)

7.师小结:比谁的耳朵最长,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谁的尾巴最长,猴子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PPT12)正当兔子、猴子争执不下的时候,大肚皮的犀牛使劲跺着脚说:“不行。”,你们猜这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

幼:……(比谁最重。)

2.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谁轻谁重呢?

3.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

幼:……(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幼:……(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我们就利用跷跷板来比体重吧,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

幼:……(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师: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

4.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PPT13)

师:我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张动物们称体重时的图片,请你们数一数每个动物称出来的石头,并记录在相应小动物的旁边,好吗?开始吧!

幼:(数石头饼记录结果。)

5.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PPT14)

师:数好了吗?(师边提问边点击课件,幼儿回答。)

犀牛几块石头?长颈鹿呢?猴子呢?小白兔呢?毛毛虫呢?

6.师:现在你们知道谁最重了吗?(犀牛)等会请你们把排序卡上的小动物先拿下来,然后看着动物们称体重时的图片,来给动物们排队,看看犀牛是不是最重的?好吗?

幼:(幼儿操作。)请其中的一位幼儿到前面来排大的排序卡。

7.交流操作结果。(PPT15)

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高了?谁排第二个?第三重呢?第四重?最轻的是谁呀?

8.师小结:犀牛和动物们比体重,犀牛是最重的,所以犀牛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尝试逆向排序,帮助毛毛虫第一个吃到桃子。

1.(PPT16)提问:动物们比谁最高,长颈鹿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兔子是第一名,比尾巴最长时,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每一项毛毛虫都排在了最后一位。可是毛毛虫说,同样是和大家比身高、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比体重,每一项它都有办法排在第一位。

2.提问:毛毛虫是怎样做到的呢?

(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幼:(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

4.幼儿操作:幼儿想办法,让毛毛虫排在第一。

5.师:最后,毫不起眼的毛毛虫第一个吃到了桃子。它“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5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红又大的桃子。

6.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聪明吗?(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也跟毛毛虫一样认真动脑筋,就会找到许许多多不同的排列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