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果儿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

班级基本情况:

这四个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苏教版数学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大部分学生数学计算速度较快,正确率高,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书写很工整,学习风气浓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深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体验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所获得的乐趣中去。但四个班都有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几个同学不愿动笔做题。如(2)班的何伟、徐微微、刘薛玉等,(4)班的周李贤、马少南、李佳等,这期的教育重点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几个学生:如(2)班的李琉扬、王喜龙、卞有龙(4)班的周国庆、张韵伟、唐帅帅等在学习上障碍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务,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都不高,课堂作业也难以完成,需要老师多对他们加以辅导与关心,鼓励他们加强学习的信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因材施教,让这部分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在本期容入到班级的学习氛围中。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乐学、好学的孩子通过两年的学习更加优秀。进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杨一鸣、林伟龙、姜欣沂、张萧灿、顾慧鹏等学生可尝试进行奥数训练,让优者更优。由于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存在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

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数的认识笔算加法、加法的估算与验算,连加;笔算减法,减法的估算与验算;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方面:?与有余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二)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比较简单的路线图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与钝角分米和毫米,简单的度量,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简单的长度测量。解决问题方面:?应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有关方位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或设计简单的路线图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单位和适宜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三)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与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解决问题方面:?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合理地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测定方向(用东、南、西、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词语描叙现实生活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你能跳多远(通过实验和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价值)。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靠着卖水蜜桃,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

个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1 4

2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4) 看整个竖式,你觉得怎样?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个竖式能不能简化呢?)

怎样简化,你知道怎么算怎么写吗?

请一个学生上来板书,边写边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 4

2

2 8

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在8的前面呢?

其实这就是人们在计算中不断探索得来的`竖式的一般写法。

提问:一般写法跟前一个竖式相比怎么样?(思考过程一样,写法简化了。)你喜欢哪一种?以后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般这样写。

【分析】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

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教学试一试

(1)笔算:321

这里一位数在前,两位数在后,想想把横式写成竖式,最好怎么写?

板书:

2 1

3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写在下面,一般写成这样的形式,计算起来更方便!等以后小朋友进一步学到多位数乘法,那时你就能理解这样写的方便了!

请大家打开课本P77,把这一题做在书上。(一个学生板演)

(3)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什么叫再乘一遍呢?

让我们用手指着刚才的竖式再算一遍!

以后算乘法,小朋友都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5、练习

(1)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323 421

(做在随堂练习本上)

三、巩固反思,应用深化

小猴兄弟俩知道我们把他们造房子的事情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又出了一些题,想把大家难住呢,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1、 口答:

(1) 一小时60分,4小时多少分?

(2) 我今年11岁,妈妈的年龄是我的三倍,妈妈多少岁?

(3)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2、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吗?

(1) 求4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这个加数的4倍是多少? ( )

(2) 508=40 ( )

(3)

1 2

3

6

3

9 ( )

(4)

1 2

4

8 4 ( )

3、 抢答(略)

(出示乘法题口算抢答。)

4、(机动处理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 □3=270

4□6>240

【分析】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美丽的植物园中,综合复习前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植物园的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美丽植物园中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复习前段时间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美丽植物园中渗透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出去玩,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到美丽的植物园去看看。

师板书课题:美丽的植物园

今天我们就在美丽的植物园中感受数学的'奥秘。

二、植物园导游图

1、观察导游图

我们要去植物园要先规划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植物园导游图,来设计旅游路线。

师投影出植物园导游图

A、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B、在班内反馈。找学生到讲台前来边指边说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解决问题

A、解决第1小题从盆景园到树林有几条路?至少要走多少米?

让学生先思考第1问,学生独立找出答案后在班内反馈,找学生到讲台前边指路线边回答。

解决第2问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至少要走多少米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求最短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生明白后独立思考,然后在班内反馈,重点让学生阐明理由。

B、结决第2、3问题

从牡丹园到树林有几条路?至少要做多少米?

从月季园到菊花园有几条路?至少要做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答案后,同位交流答案,要求说明理由,并相互判断。

在班内找学生反馈答案。

找学生到讲台前边指路线边回答。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三、科技馆

1、观察情景图

师投影出科技馆情景图后,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地方-科技馆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解决问题

A、求最大模型的高度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独立思考如何判断模型的高度。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答案。如果学生判断有困难,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笑笑的身高来估计模型的高度。

b、班内反馈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估计出来的。

模型大约高2米,因为模型的高度大约是笑笑身高2倍还少一些,所以是2米。

B、找出模型中的角

让学生独立在图中找角。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爱淘气指的那个模型中去寻找。

班内反馈时,让学生指出自己找到的角,并判断出是什么角。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四、植物种类统计表

1、观察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后在班内反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各展区的植物种类:

展区 牡丹园 菊花园 桃花园 月季园 树林

225 22 45 513408

2、解决课本第1小题

学生仔细观察统计表找出哪个展区展示的植物种类最多?哪个展区展示的植物种类最少?相差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班内反馈答案,师生共同判断。

3、解决第2小题牡丹园、菊花园、桃花园共有多少种植物?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然后在班内反馈答案。

4、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

同位两人合作完成。要求一人提问,另一人解决,然后交换。

班内反馈时要求同位两人共同汇报。

五、拓宽学生知识面

展示各种生物图片。让学生阅读课本86页你知道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班内汇报总结:

1、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评价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

七、作业布置:

做一张练习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4

课题: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讲解法

教具:图片。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那你知道华联超市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吗?刘邦广场呢?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它们的位置的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指南针)谁知道它的用途?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现在有一个指南针,你能根据指南针给出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他七个方向吗?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三、加强运用,内化新知

四、全课总结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讨论:在地图上,我们居住的地方大约在首都北京的哪个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

本单元教学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想想做做把口诀求商的教学分成两段编排,第1~5题,被除数为12以内数的除法;第6~9题,被除数是比12大的数的除法。练习五是全单元的综合练习,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1. 被除数在12以内的除法。

例题的图画是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的场景,计算分成几组的算式是102。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平均分的实际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到操作学具。分圆片不仅得出了答案,还从中看到5个2人是10人(即二五一十),从而感觉除法计算可能和乘法口诀有关。在此基础上,教材及时告诉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这使口诀求商的教学成为有意义地接受。

用口诀求商应该怎样想?例题教学的方法是: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用补充口诀的形式获得除法的商。正如例题示范的二(五)一十,商是5。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有些学生能直接找到那句口诀,而且想得很快。也有些学生暂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需要依次背口诀才能找到适宜的口诀。指导学生背口诀可以从一几得几开始,按先横后竖中间拐弯的次序进行。试一试里计算84,只要横着背4的乘法口诀: 一四、二四。计算123要拐弯背3的乘法口诀: 一三、二三、三三、三四。想想做做第2题里每组的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用的是同一句口诀,让学生体会乘法口诀既能口算乘法,也能口算除法,从而理解口诀求商的方法,还渗透了乘、除法间的关系。第3题分别用2、3、4的口诀求商,按被除数从小到大依次计算各题,就是从口诀一几得几逐句计算除法,有助于比较熟练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第5题根据乘法口诀找规律填数,本单元教学时可经常进行这样的专项练习。

2. 被除数比12大的除法。

口算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没有编排例题,通过想想做做第6题教学。在列出算式205和204以后,由白菜卡通提出用哪句口诀算,把被除数是12以内数的口算经验迁移过来。让学生知道,虽然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大了,但仍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再通过第7、8题的练习,学会选准适宜的那句口诀,较快地算出商,逐渐改变从一几得几依次背口诀的状况。所以,这一段内容的教学要着眼于基本技能的形成。第9题是首次进行除法口算测试,主要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口诀求商以及计算的正确率。可以给学生2分钟时间,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矫正。其中61这样的题在前面没有见过,如果发生错误,要引导学生想口诀一()得六。

3. 看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

口算除法是根据算式寻找适宜的'乘法口诀,练习五第1题则是根据乘法口诀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进一步体验表内除法与乘法口诀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技能。

教学这道题要对照着第21页的乘法口诀表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看一句口诀说两道除法算式,像教材的场景图那样,同桌一个人说四六二十四,另一个人说244=6和246=4。第二步找哪些口诀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这项学习任务较具挑战性。联系以前哪些口诀只能说出一道乘法算式的经验,想到这些口诀也只能说出一道除法算式。第三步是根据一句口诀既说乘法算式,又说除法算式,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能体验乘、除法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4. 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五第9~1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有三个特点: 一是与解题有关的信息分别在图、文字或对话中,如第8题里的我们是指图画里的4个小朋友,第9题是栽小车里的30棵树。信息呈现方式的多元会给解题造成困难,要通过在题目里知道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经过有序整理保留有用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条件和问题,扫除解题障碍。二是通过估计培养推理能力,渗透函数思想。第11题先回答茄子卡通的问题哪两人抬的次数少,要根据南瓜总个数相同,每次抬的个数少(多),抬的次数多(少),结合推理进行估计。再分别计算女同学、男同学抬的次数,验证估计。第10题把15盆花分别平均排成3行或者5行,计算每行的盆数,为第11题的估计作了有益的铺垫。第13题把12个圆排成不同的行数,给教学留出了估计和推理的空间,使学生又一次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三是在综合情境里解决问题。第12题围绕购买五种食品,已经提出了三个问题,还要继续提出其他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条件,根据问题的需要准确地选用条件,能感受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体验常用的数量关系,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6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一)

教学内容:

课本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 :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 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故事导入新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能将整百数在计数器上用每个数位上都有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难点:

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信息窗2中的情境图。

今天啊,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再认识一些新朋友。

2.请大家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3)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1)怎么列式:20511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并作好记录。

(3)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把205看作200,把116看作100,205116约等于100。

方法二:用计数器拨珠计算

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先拨出205,接下来从个位减6,个位上只有5不够减,应从十位退1当十,但这会儿十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明确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不够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这时再从十位上借1回到个位。

方法三:列竖式笔算

提醒学生:注意验算,要细心。

2.比较这几种算法进行优化。

3.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交流算法

方法一:估算

116接近100,所以300减116约等于200。

方法二:用计数器算

让学生动手边拨边算,重点是个位上没有珠子怎么办?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又该怎么办?

方法三:笔算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1题。笔算。

比一比,看谁最细心,能够全部计算正确。

2.第2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3.第3题:竖式计算。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目标解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定位在学生已了解物体排列的'简单规律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的。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让学生在发现规律,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感受多种方法内在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体会数学的统一美,也使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感受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类按规律排列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算题老师猜。老师猜得都对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回顾规律,提出问题。

1.动手操作,摆小旗。

2.发现规律,说小旗。

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说一说,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问题,猜小旗。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汇报交流,组织研讨。

(1)预设一:画图法

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2)预设二:符号法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

3 6 9 12 15

第16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小学数学教案《倍的认识教案》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

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

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

(板书:2个4根,3个4根)

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①出示例3,问: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

③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拍手游戏。

师拍表示一倍的次数,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表示几倍的次数。

2、76页“做一做”。

3、78页第1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0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小鸡种禾苗。

3、

表示( )个( )相加

答案:1、花图:4+4+4=12或3+3+3+3=12心形图:3+3+3=9

买6个这样的苹果共( )元。加法算式为:

教学准备

7+7+7= × 6+6+6+6+6= ×

(1)交流几个几相加

(2)改写乘法算式

答案:3×4或4×3;7×2或2×7;3×7或7×3;5×6或6×5。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再一次回到情境图,体验乘法的意义,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达标反馈

1. ☆☆ ☆☆ ☆☆ ☆☆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读作:

( )×( )=( )读作:

2.解决问题。

(1)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三轮车一共有几个车轮?

(2)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4个2,2+2+2+2=8,4×2=8读作:4乘2等于8;2×4=8读作2乘4等于8。

2、3×5=15(个)或5×3=15(个)答:5辆三轮车一共有15个车轮。2×4=8(元)或4×2=8(元)答:一共用了8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生:我知道几个几等于几乘几。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3+3+3+3=( )×( ) 5+5+5+5=( )×( )

8×5=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列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1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二是会看简单平面图中的路线,作为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全单元分三部分编排。

第45~47页教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第47~49页简单的路线图。

第50~51页在校园里开展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方向知识如果不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将是无意义的,如果不和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低效的。因此,教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1) 第45页例题呈现了一幅有九个场所(建筑)的平面图,教学活动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然后告诉学生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引出新教学的四个方向中的两个。接着通过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另两个新教学的方向。最后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应用学到的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任意两个场所间的位置关系。这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中,第一个层次确定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说东、南、西、北是四个相对独立的方向,那么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有规律的,是与东、南、西、北密不可分的,不能辨认东、南、西、北是不可能学习其他方向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生体会东北面介于东面和北面之间、西南面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间。只有体会了东北西南的含义,才是真正接受了新的方向知识。第三个层次是认知迁移,也是学生创造知识。这里讲迁移,意思是让学生类推出西面和北面之间是西北面、东面和南面之间是东南面,他们进行类推的认识基础是上一层次中对东北、西南含义的体验。这里讲创造知识,意思是东北和西南不是教材也不是他人告诉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尽管创造的空间不大,创造成果的新颖性不明显,但能使学生对自己认出来的方向体会深切,记忆牢固。第四个层次是开放的,可以在平面图上提出并回答许多问题,包括原有方向的问题和新学方向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消化、巩固方向知识,锻炼看平面图的能力。

(2) 第45页试一试在指南针的周围把八个方向填写完整,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整理学到的八个方向,进一步弄清这些方向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填写要让学生独立进行,不要给予太多的提示。填写以后要组织学生交流,说说在填写时是怎样想的。有些学生可能按顺时针方向逐个填写,也会有人先填出东、南、西、北,再填另外四个方向。两种填写都是可以的,要鼓励后一种填法,并让更多学生体会这样填写的好处。

教学方向知识绝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单纯地在教室里讲方向,在黑板上画方向,要到现实生活的空间里去,在学生喜欢的、常去的地方认方向。第47页想想做做第3题自制方向板,为学生辨认方向提供简易的工具。这道题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照书上的样子折正方形纸,并在纸上填出八个方向,再一次整理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步用方向板在教室里测定方向。教室的北面应该是已知的,可以是教师告诉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前就知道的。把方向板上的北正对着教室的北面,教室的其他七个方向就清晰可见。这一步的活动落实了《标准》的要求:在东、南、西、北中任意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要鼓励学生到校门口、家里、公园、田野和其他空旷的地方照这样测定方向。

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是巩固新教学的方向知识。第2题综合应用原有的和新教学的知识,用方向词描述果园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简单的路线图。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标准》里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行走路线经常变换方向是描述路线时的困难所在。

(1) 第47页例题和试一试选择的情境是游览公园,这是学生喜欢的题材。想想做做第1题说上学路线,是学生熟悉的题材。第2题小兔到小狗家的路线是有趣的`题材,也是开放的题材。教材希望这些题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2) 第47页例题的编排是有层次的。在呈现南山公园平面图后,首先讲述了小明从南大门进公园,依次游览四个景点,以及最后从西门出公园。接着提出要求,看图说出小明游览的路线,并就游览的前两个景点示意了描述路线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试着描述小明游览的整个路线。

根据例题的编写线索,教学活动可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熟悉公园平面图。看着图辨辨八个方向,找找公园的门,有哪些景点,指一指各在哪里。学生熟悉平面图里景点的位置,能减少描述路线时的困难。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小明游览的景点和先后次序,从南大门起到西门结束,在平面图上用铅笔轻轻画出行走的路线,为语言叙述行走路线多做些准备。第三步让学生看看萝卜卡通是怎样说的,明确要说清楚从哪里向哪面走到哪里,再向哪面走到哪里第四步才是学生自己叙述。在学生叙述发生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或纠正,要留给他们自己修正错误、克服困难的时间。可以先让少数学生对全班同学说,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和听,再让学生在全班说,争取越说越好。

(3) 初步认识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城市(包括许多县城)里都有公共交通,学生都有乘公交车的机会,学会看公共汽车的路线图也是生活需要。第49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的三个问题是认识公交路线的基本要求,其中第(1)个问题是基础,是回答后两个问题的前提。在让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前,要先带领学生在图中找到火车站,弄明白从火车站开出两路公共汽车,其中紫色路线是1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绿色路线是2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这样,他们回答三个问题的困难会小得多。

3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在校园里测定方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先在校园里选定一个测量地点,然后在这个点上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看看这些方向各有什么景物,并填入表格。

教材的主题图是这次实践活动的示意图,它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着图中的指南针说说其中的八个方向和景物,但不要填到表格里去。

学生自己在校园里测定方向,如果没有指南针,可以用方向板代替。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教法:

引导、观察法

教学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PPT,大小相同的正方体若干,较大的正方体4个(教师示范用),方格纸若干张,记号笔若干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

展示课件

师:下面是小黄人的三张照片,你能说说三张照片分别拍的是它的哪个面吗?

预设:生1: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小黄人的正面

师:正面。板书“正面”“第二张呢”

生:2:第二张拍的是小黄人的上面。

师:上面。板书“上面”“最后一张呢”

生3:侧面。板书“侧面”

师:侧面又分为“左侧面”和生:“右侧面”

师:这个小黄人,从不同的方位去拍,拍到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2.展示课件

师:这个正方形是徐老师观察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所看到的形状。大家猜一猜,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预设:生1:正方体;点正方形——变成正方体,正面一闪

生2:长方体;点正方形——变成长方体,正面一闪

生3:棱锥;点正方形——变成棱锥,正面一闪

师: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猜对了吗?点击正方形,形成长方体;师:原来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说明我们只从一个面去观察物体能确定它的全貌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从正面,上面,侧面去观察物体。板书“看一看”

二、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探究新知,获得经验

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四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1.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正方体,摆成了这样一个立体图形。

课件展示立体图形

师:请同学们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也搭出立体图形

(1)从正面观察

师: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1:一个倒着的7

师:倒着的7,左边是一竖,右边是一横。那左边竖着的是什么图形?右边的一横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1:左边是2竖着的长方形,右边是一个正方形。

师:还有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形状?

生2: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师:这个不规则的图形是不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成的呀?“是”

师:怎么组成的呢?

生:下面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上面是一个正方形。

师:还有谁能说一说?

师:第一层是由2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第二层是一个正方形,放在左边。

(2)画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和笔,在方格纸1上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那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

在黑板上的方格纸上用直尺和彩笔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师:先描绘出这个形状的边框,再在方格中画平行的斜线,

师:请同学们对画的不规范的地方进行订正,进行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点PPT)播放课件

师:我画的和同学们一样吗?

(3)从上面观察

师:现在从上面看,怎么看呢?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上台演示。走到正面,眼睛从立体图形的上方,视线垂直向下看。

师:观察的姿势真标准!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看到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描述得真清楚。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个长方形,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

师:从上面看上去是由2个正方形横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我是用三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从上面看只看到2个正方形,还有一个正方形去哪了?

预设:生:上面的那个正方形把下面的那个正方形挡住了。

师:原来如此,上面的这个正方形把下面的正方形给挡住了,所以只看到2个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把你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组内交流。

师:来看看老师画的。播放课件

(4)从左侧面看

师:从左侧面看,怎么看?

指名学生演示:走到左边,平视立体图形

师:观察的姿势真标准!你看到什么形状?

预设:生:看到一个由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描述得非常清楚。谁还能像他一样说说你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

生:看到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师:看上去是2个正方形竖着拼成的长方形。请同学们把你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然后组内交流,师巡视。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

师:对比从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预设: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生:一个是横着拼的,一个是竖着拼成的。师手比划。

师总结:说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2.师:看来三个立体图形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我们把难度加大,用四个正方体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搭出这样一个立体图形,独立观察,并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

师巡视,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来看看老师观察的结果。课件展示。

三、巩固练习,点拨升华

1.师:其实4个正方体不仅可以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还可以这么搭。

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独立想象,连一连。

师:做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怎么连的?

师:同学们和他连的一样吗?

2.师:同学们想象力非常强,那我们换一个方式:我搭你看

课件展示:这些是已经搭好的立体图形,想一想:哪些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A?

师:你怎么辨别的?

哪些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B?

师:通过这个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从正面去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正面形状可能完全相同。

3.师:同学们真厉害!那我们小组合作试试。课件展示

指名小组上台展示。

预设:有小组搭出棱与棱重合的情况。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只研究至少有一个面重合的情况,但是你能想到棱与棱重合的情况,非常棒!

4.拓展

师:终于找出了符合要求的三种立体图形了。同学们辛苦了,现在不用同学们动手搭,想一想,如果我不限制正方体的个数,能搭出多少种?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活动

小组合作:①小组任意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并且确定正面;②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左侧面看到的形状。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3

详细介绍:

课题: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算理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拆数游戏.

(1)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480,520,790,210,630

(2)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360,720,270,450,840,980

2.口答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2)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3)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口算

(1)20+40+300=(2)300+400+20=

(3)60-20+300=(4)300-200+60=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题

师说: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看谁积极动脑筋,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2.学习例6

出示例6320+40=

师说:谁来给大家读读题?同时贴出直观图.

师问:谁能看着直观图,想一想320加40等于多少?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出的吗?(20加上40得60,300加上60得360)

计算过程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小声说,同桌同学互相说)

3.学习例7

引出例7

师说:320+40=360大家都会正确计算了,那360减40你们会算吗?

出示例7360-40=

师问:360减40等于多少呢?你们是怎么算出的?(学生如说不出可看例6下的直观图.)(60减40得20,300加20得320)

师问:这道题不是减法吗?为什么300要加上20?

4.比较

师说:观察例6、例7,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然后几十加几十或几十减几十,再与几百合起来)

5.练一练

160+30=230+40=190-30=

270-40=60+120=180-6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答案,说一说计算过程.

6.学习例8

师问:这道题谁知道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300加上400得700,700加上20得720)

师问:那720减去400怎样算呢?

出示:720-400=

学生独立说计算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演.

7.比较

师问:比较一下例8里面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然后几百加几百或几百减几百,再和几十合起来)

8.练一练

(1)150+300=240+400=450-300=

640-400=700+210=810-700=

(2)410+50=770-600=280-60=

630+200=300+370=490-80=

9.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然后几百和几百加减,几十和几十加减,最后再合起来.下面我们要做一些练习,老师看看谁最认真,今天的知识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140

40

350

200

440

300

560

30

650

40

360

200

6个小组比赛,把答案写在反馈板上,看看哪组全对的同学多.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10+80=360-200=550-40=400+450=

30+260=630-200=620-300=720+40=

40+430=760-60=190+200=890-80=

25+47=300+570=700-400=87-75=

给相同的时间,看谁算的题对的多,谁获得胜利,给予表扬,还可以模拟记者采访:请问你有什么绝招可以算得又快又对?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P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口算题

2、请根据他们的特点分类。(学生汇报交流)

3、板书:整理和复习。

  二、探索体验

1、复习除法的意义。出示第35页第1题主题图:

(1)看图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3)通过列式你觉得乘法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出示第35页第2题复习除法计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出示第36页第3题复习除法应用题。

(1)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36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5页第3题、第36页第4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5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