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毒盅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⑴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

A.女职工有多少 人?

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

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

(B、C两问要让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说说分析的思路)

⑵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32只,

A.有母鸡多少只?

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

(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二、创设问题情景

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

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

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

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

三、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

3、汇报、板演。

36*2=72(本) 综合算式:36+36*2-8

36+72=108(本)

108-8=100(本)

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如:36*(1+3)-8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

四、应用及变式

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⑵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⑶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⑷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让学生每两题一比较。

2、列式计算

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计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出小数商。二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得出的小数商再按四舍五入法则根据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教学时要讲清“=”和“≈”使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应始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交流、辨析和比较,逐步明确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基本方法。如在教学例9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0.5与3/4的大小。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至于如何把分数化成小数,要启发学生应用前面学习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2、能力目标: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过程:

一、媒体运用、任务导学、明确任务

最近,和我们同一学年的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解决吗?(愿意)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 (出示幻灯片)

2、填空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

(2) 0.9 表示( )分之( )。 0.07 表示( )分之( )。

0.013表示( )分之( )。 4.27 表示( )又( )分之( )

二、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什么难题?

(出示灯片)学校手工课上教同学们编中国结,欢欢编的中国结用了0.6米红绳,明明编的中国结用了3/5 米的红绳,谁用得红绳多?为什么?(指名读题)

师:要想知道谁用得红绳多,实际就是求什么?生: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

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

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汇报。

(1)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用三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下面就请第一名同学汇报

(1)根据小数的意义,在线段图上找到0.6,明确就是6/10

师:他是根据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是太棒了

(2)下面就请第二名同学汇报

生:因为0.6= 6/10= 3/5,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你能说说理由吗?生1:利用小数的意义,因为0.6里有6个十分之一,表示十分之六,就是6/10,约分后是3/5。

师:他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与分数比较大小,他这种方法非常好,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掌握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

三、合作探究

师:那老师再出几道,1,2,3位小数,你能用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做出来吗?

合作要求

1、把 0.3,0.15,0.543化成分数, 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生1: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生2: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3、师:谁来总结一下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和注意点。(出示灯片)

生:小数化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师:老师相信大家运用这个规律,在做小数化分数的时候会做得更快,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快速地做下面的题

(1)(出示灯片)练一练:把“0.07,0.24,0.123,1.05化成分数。用作业本试着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那么分数又该怎样化成小数呢?

下面就请第三名同学汇报

(2)因为3/5=3÷5=0.6,所以欢欢和明明用的红绳一样多

师:他是用分数化小数(板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说说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的,怎么办

4、利用分数化小数的算法,探究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1)出示灯片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2)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做下面一组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出示灯片)练习题:把3/4,1/2,4/7化成小数。汇报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小数化分数的一般方法,但有些分数的分母比较特殊,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灯片)交流讨论:请观察下面几个分数分母的特点,你能找到更巧妙的方法把他们化成小数吗?想好后组内交流。

把9/10,43/100,7/25化成小数。

生1:象9/10,43/100,这样,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化成小数。

生2:象7/25,这样,分母是10、100、1000 ……的因数的,可以通分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再直接化成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分数化小数的两种特殊的方法,再加上之前我们总结的分数化小数一般方法,一共有三种方法,谁来说说分数化小数的三种方法?

出示灯片:方法(齐读)

希望大家在做分数化小数的实际做题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五、反馈拓展,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基本题型

(1)数学书99页1题

学生观察图,结合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思考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数学书99页3题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然后与下面的分数比较;也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再与上面的小数比较。

2、灵活题型,

有三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 3/4 时,乙用了0.8时,丙用了3/25时,你能比较出哪位同学登得快吗?先试着做,然后汇报

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都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比较大小简便。

3、知识拓展,100页,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其实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请你自学教材第100 页的“你知道吗”,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灯片)思考

(1)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2)7/8,7/25,7/40,7/9.7/30,7/44,这些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 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六、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评价检测

练习十九6题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教学设计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图片引入

1.出示圆圈图:9个蓝○,1个红○。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a.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b.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c.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

d.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

2.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绿花。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82=1028=1010-2=810-8=2

学生齐读一次。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3.师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图,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最后,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1010-7=310-3=7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 100÷5= 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357-159= 9856-9658= 8745-8547= 5412-5214=

(二)巩固练习

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2、练习三第12题。

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合适、是否正确。

3、练习三第14题。

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三)拓展练习。

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

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

2、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11、13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设计说明

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和等差数列的知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十分抽象,结合这一点,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1.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在复习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成果展示,通过展示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有规律的图形的美,明确这是我们自己运用学过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设计出来的,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建立起学习新知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扶放结合,认识规律。

例题的讲解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据图形的规律找出数字规律,第二个层次直接抽象出了数字规律,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几组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每一层次的讲解都采取扶放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层次的题意,然后根据题意去发现规律,最后根据发现的规律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喜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或正方形、卡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展示成果,激励引入

1.成果展示,复习旧知。

(1)看一看:课件呈现学生课外收集的利用重复规律形成的美丽图片。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规律美吧!

(2)想一想:这些图片漂亮吗?图片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3)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规律是都有一组图形或事物重复出现。

2.点明课题,提出挑战。

师:其实规律有很多种,刚才的规律就是都有一组图形或事物重复出现。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找规律,但今天学习的规律要比上节课的复杂一点,你们对今天的学习有信心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展示一些学生收集的有规律的图片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梳理与复习,同时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数列中的变化规律。

1.数形对应,感知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教材87页例3的第(1)小题上面的四组图形。

(1)说一说:你们能找到这些图形的规律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选代表汇报。

(2)摆一摆: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出这几组图形吗?或者利用手中的笔将这几组图形画出来吗?

(3)想一想:摆图形与画图形时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很麻烦?那你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把这样的规律表示出来呢?

引导学生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将每组图形相对应的正方形的个数用数表示出来。

(4)如果按这样的规律再往后摆一组图形,应该摆几个?为什么?如果让你按这样的规律再表示出几组,你是愿意摆图形,还是愿意写数呢?

(5)比一比:我们今天找到的规律与上一节课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的排列规律是一组图形或数的重复,而今天学习的这些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与教师的引导,利用图形与数的结合,注重图形与数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能初步抽象出等差数列的一般规律。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课件呈现例3第(1)小题下面的四组图形。

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发现下面这些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2)比较:这一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与上面的那一组一样吗?

(3)小结。

相同点:图形与数并不是重复出现的。

不同点:上面一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这一组是依次减少相同的个数。

(4)简单介绍等差数列:像这样,后一项是前一项加上或减去一个固定的数得到的,这样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并且通过比较、概括,发现这两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

3.独立学习,认知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87页例3第(2)小题。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看看哪个同学先找到规律,并把你的发现与同伴说一说。

(2)学生代表汇报,教师配合板书。

(3)比较、归纳:这两组等差数列的变化规律: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4)让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填数。再进行简单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层层过渡与递进,学生已经完全能借助方法的迁移,顺利地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研究过渡到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完整地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4.适时反馈,巩固认知。

(1)完成教材87页“做一做”1题。

(2)你能自己设计一组这样的数列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6-37页:《植树》

教学目标:

1、结合“植树”的现实情境,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实际分物过程,再次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4分钟)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算式朋友,你们看喜欢吗? ●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最棒!)

60÷3= 300 ÷6=

200 ÷5= 70 ×8=

11 × 5= 23 ×2=

2、导入

师:非常好!同学们知道3.12是什么日子吗?(生答:植树节)你知道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师:植树造林是全社会的大事,所以三年级3个班的学生要去植树, 植树前,他们都要去苗场领树苗(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在领树苗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植树”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要求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引导得出:一共有36棵树苗,分给三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 分一分,算一算。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6÷3

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索口算方法。(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1)用乘法想除法

12×3=36,所以36÷3=12(因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

(2)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师:引导学生得出:先分3捆小棒,每班一捆,得出算式30÷3=10,再分6根,每班2根,得出算式6÷3=2。每班分得1捆和2根,得出算式10+2=12

(3)如果在没有小棒的情况下怎样得出36÷3的结果?

师:引导学生得出:把36分成30和6,先用30除以3得10,在用6除以3得2,最后10加2得12。(30÷3=10 6÷3=2 10+2=12)

(4)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

师: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么?

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过渡语:每班的树苗分好了,三(1)班的学生开始栽树了,但在栽树之前他们要进行分组。

观察出示情景图(课件)

生读题,

师:能列出算式吗?

(48÷4=)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引导学生说出把48人,分成每4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分?(48里面有多少个4)

(课件出示)48个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学生,让学生独立分一分,然后交流。

通过操作,让学生观察出把48分成40和8,用40除以4,8除以4,把除得的商相加。( 怎么让学生上台分?这地方如果不用课件演示,而是准备一个点子图让学生画。)

(课件出示)口算过程:40÷4=10 ,

8÷4=2

10+2=12

3、课件出示: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30÷3=

33÷3=

36÷3=

39÷3=

(1)学生独立算一算,病观察算式中的变化规律,与同伴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什么变化,被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演示:算式的规律是除以3不变,被除数每次加3,商每次增加1(增加1个3)。

(3)试着让学生写出如上面的算式,算一算结果,巩固学习到的方法。这题是让学生在发现 48÷4规律的基础上续写)

课件出示:提问你还可以写出一组算式吗?

40÷4=10

44÷4=11

48÷4=12

用你的.发现尝试计算52÷4=(用上面发现的方法完成,重点引导学生用5除以4商1余1,余下的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与个位上的2组成12÷4=.

(4)小结

师:小朋友请看刚刚算的这些题,它们的除数都是几位数?(一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板书)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课件出示

1、分一分,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生活的问题(课件出示)

第1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应该用除法解决。55÷5=11(倍)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11倍。

第2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应该用减法解决。55—5=50(元)

答:一双鞋子比一副手套贵50元。

师:同学们思维这么敏捷,下面我们来进行2分钟小竞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先到达终点

3、挑战赛。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说说口算的方法。巩固整十、整百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让学生解决

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五、作业

完成教材37页4、5题

板书设计:

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36÷3=12(棵)

答:平均每班分到12棵。

48÷4=12(组)

答:可以分成12组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7--16页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掌握一般方法,学会用常见的几种形式表达。

2.经过多次的求解经历过程,在事实面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自己;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也是自己。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常用方法及常用的几种书写表达形式

教学难点:

完整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答】

根据下面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9=36 25×40=100032×7=224

【解答题】

18的因数有哪些?10是哪些数的倍数?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教学:

(1)你还能找出18的因数码?并说出你的找法(要板书)。

(2)小比赛。看谁既快又能完整地把30和36所有因数找出来(基础练习)?

(3)分享冠军经验(介绍方法)。

(4)咱们再来一次寻找32和48的所有因数的比赛(基础练习)?

(5)请你试着把18所有找出的因数表述出来。(如果学生能用常见的两种表达最好;如果不能需要教师的引导)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18的因数有(有可能是乱的):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6)通过眼看,自我感觉调整这些因数最好按序排列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18的因数有(按大小顺序):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7)做基础练习第2题

【小结】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

2.教学

(1)让学生自己尝试找

(2)有没有发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如何表达?

(4)找出3和5的倍数

【小结】1.寻找的方法

2.能否找全?

(三) 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用尽快的速度找出30、36、32和48的所有因数?

2.填空。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32的因数有 48的因数有

3.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

【提高练习】

1.分别写出17的因数和倍数,再写出28

2.找因数和倍数相同吗?

【拓展练习】数学小知识:了解完全数。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课后反思:

有的学生认为某个数的最小倍数是0倍,因此最小倍数是0。要向学生强调,小学阶段学倍数不涉及到0,因此,某个数的最小倍数应该是它的1倍。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口算。

2+3 5-1 4+1 4-2 5-3

2+2 3-2 3+1 1+2 3+2

5-4 1+4 4-3 5-2 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0

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认识直尺: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3.0的写法: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三、拓展应用:

(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 )。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四、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

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

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

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小学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