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何必等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鲸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大象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生活在海洋里,比大象大的多的动物,大家看看,它是谁?(这是一条跃出水面的蓝鲸.这也是一条蓝鲸,大家正在观看它的表演,从观众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这说明鲸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这是一幅鲸呼吸的漫画,看起来非常可爱。这是两条虎鲸,妈妈和孩子。)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更多有关鲸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鲸》。(教师板书课题)

鲸的名字有个鱼字旁,又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很像鱼,所以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同学们,你们说它是不是鱼呢?(请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二)师生共同学习课文

1、速读课文,找出鲸是哺乳动物的`句子,并画下来。

2、教师: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最高级的脊椎动物,特点就是用肺呼吸、胎生、幼体吃奶。那为什么它生活在海洋里,并且体形像鱼呢?

3、教师:这就是鲸的进化的过程。(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从老师标出的不同颜色的词,你发现了什么?((1)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时间。(2)为了生存下来,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来概括一下,这一段讲了什么?(教师板书:进化过程)

4、同学们了解了有关鲸进化的知识,心情怎样呢?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一部分。

5、课文中除了给我们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还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你能用词语概括出来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体形、种类、生活习性)

6、提问:刚才有同学说鲸非常大,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如果老师把它改成:鲸非常大,也非常重,你们认为这样改好吗?这是一篇说明文,所以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准确、清楚的知道鲸的大和重。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大象呢?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我国发现的四万公斤的鲸为例,更加具体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7、学生说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教师讲解后,请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说出其他的说明方法,其中还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8、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鲸的体形、进化过程,还介绍了鲸的种类,老师请同学们回去后查资料,你们知道了鲸有多少种吗?全世界有80多种,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须鲸和齿鲸,须鲸没有——,齿鲸有——(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鲸的体形、进化过程和种类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学习第四部分鲸的生活习性。

(三)学生自学课文

1、鲸的生活习性部分介绍了——鲸吃食物、呼吸、睡觉、胎生。你喜欢哪部分就学习哪部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才艺,今天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个人风采。(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当小小朗诵家、小画家、小小演说家、小小表演家来给同学们展示。

3、自由组合,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

4、展示个人风采。

5、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交流图片。

(四)师生交流资料和图片。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教师板书:

体形

6、鲸进化过程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种类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适当地做好积累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这样的“老话”。

情感态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几句“老话”让学生读读,说说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吗?

2、议议这些“老话”,看看这些话是否说得有道理。

板示课题:30语言大师

3、读读课题,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课题的含义。

二、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自己读读课文,也可以同桌交流读。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任务的特点。

5、指导学生为课文划分段落。

学习课文2、3、4小节,体会奶奶那些“老话”的含义。

1、指名读读2、3、4节。

2、找到奶奶说的“老话”,用线在书上划出。

3、在黑板上出示这几句话“早睡早起身体好,昨晚迟起百病长。”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请学生读读这句话,议议每句话的意思。

5、再去读读课文2、3、4节,说说奶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6、拓展练习下面这些情况,想想能对他们说些什么?星期五下午,妹妹在家,只想看电视,不愿做作业,我耐心地告诉她:......弟弟每天起床,不叠被子,妈妈劝他:......

爸爸爱睡懒觉,我会对他说:......

a)组自学第5节、读读课文、说说奶奶还说了哪些“老话”?议议每一句“老话”的含义。

b)全班交流。

c)发挥想象,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奶奶的这些“老话”。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外拓展:

1、出示课外的一些“老话”。

2、让学生议议它们各自的含义。

布置作业:

在课外搜集一些“老话”,和爸爸、妈妈或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这些话是否有道理。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同学们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同学们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者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的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的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同学们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同学们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同学们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同学们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同学们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同学们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同学们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同学们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同学们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同学们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11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4

【内容简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看外界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课文先写天窗的特点,接着重点讲述雨天和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雨脚落跳、闪电划过、星云流动的情景以及由此展现的美丽而神奇的想象世界,最后赞美了天窗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夜晚,蚊帐里的孩子探出头,仰着脸,透过天窗看星星、看云朵的情景。插图与课文第六自然段相符,引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了解天窗的样子与特点,让学生对天窗的概念从抽象变具体。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没有多少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童稚的真情。虽然《天窗》中描写的天窗是当今学生陌生的,那“被逼着去睡觉,屋里黑洞洞的,屋顶上小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蔚籍”的生活离学生较远,不易理解,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孩子们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和小读者是相通的,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共存的。所以课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激发兴趣,沟通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实现有效的对话;能从中品味并欣赏散文的文采之美。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他们主动参与读、想、说、写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丰富的形式中,进行了多功能、大密度的语文活动,提高了质疑的能力、积累的能力、感悟的能力、品味的能力、评价语言的能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也因此充满了活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辅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和段落,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2个要求认读的字,会写5个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

【教具准备】

有关天窗、云雨星空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由“窗”契入,理解“窗”的内涵,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1)教师板书“窗”字,请学生认读,并用“窗”字组词。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学生先组成的词语可能多是有关窗的名称,如:窗户、窗口、窗帘……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窗,如:纱窗、木窗、铁窗……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围绕窗发生的动作,如:开窗、关窗、擦窗……也可引导学生思考其它,如:窗明几净、窗花、窗口学校……

(2)说说你对窗的理解。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在学生谈话的基础上可及时提示,让学生对窗的外形、材料、作用、引申意义等方面有所感悟。)

(3)教师小结:窗打通室内外的联系,把空气、阳光、外面世界的精彩无私地奉献出来。

2.导入新课,激起阅读期待。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是与窗有关的内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窗?有什么奇妙的作用,或非凡之处,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自学提示:(1)认识生字的字形、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利用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2.充分读书,感知内容。

3.汇报自学的成果。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及断句。

4.整体感知课文,交流初读的收获。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答案见《教参》)

(2)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答案见《教参》)

(3)交流自己初读课文的收获。

学情预设:学生们可能从课文中获得的表层信息谈收获。如:了解天窗的样子、作用。结合看图,认识天窗,了解乡下的孩子

雨天、夜晚百无聊赖,只有把小小的天窗当作是唯一的慰藉。了解到作者由天窗而引发的丰富想象。了解到作者对天窗的感情以及对发明天窗的人的感谢……

三、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1.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提出疑问,标注在书上。

2.提出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1)学生质疑大多局限在词语上,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用互助的方法解决,一边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问题;

(2)还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表达形式的鉴赏问题;

(3)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3.梳理问题。

(1)词语类有:慰藉、宇宙……

(2)其他归纳为:

①为什么题目是天窗,却用大量的文字写想象?

②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个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两次,是否重复罗嗦?

③最后一段里的“天窗”为什么加引号?“无”“有”“虚”“实”为什么也加引号?

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四、回顾课文,解疑存疑。

1.反思归纳的共同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自己也不懂,哪些问题有价值。可以猜想问题的答案。

2.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存疑”。

3.请你用铅笔把问题批注在自己的书上。

五、积累与运用词语。

1.抄写生字词。

“藉”“霸”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书写时要注意这两个字上下两部分所占的位置的大小不同;“藉”字还要注意横画之间距离均匀;“霸”字更要注意“雨”字头的'横折钩变化以及四点方向、轻重和位置。努力把字写匀称、写好看。

2.摘抄优美词语。

3.用词造句。提示:“也许”表示不确定。学生造这个句子要同时符合三种不确定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收集、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聚焦问题。

1.听写生字。

2.快速浏览课文,并回忆课文内容。天窗的样子作用是什么?作者与天窗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天窗?

3.回忆上节课的问题,按学生提出的顺序一一解决。

二、潜心会文,探究问题。

出示语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一)抓词语理解句子。

1.抓重点词,理解意思。

(1)找出有关“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的内容,读一读。思考。

“慰藉”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安慰?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天窗”怎么会是慰藉?带着这些问题读这一段。如果还不理解,可以继续存疑,随着阅读的展开,你们会慢慢地理解。

(2)“这时候”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反复读书中能陆续找到答案。“这时候”是雨天,是夜晚、是被迫关在黑洞似的屋子里,是想在雨里跑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滩玩耍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忽视“这时候”是大人们不让他们玩,“逼”他们上床去休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

(3)欣赏词语,感受语言的魅力。

①“关”什么意思?“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中的两个“关”字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关”字意思是: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第二个“关”字意思是:放在里面不让出来)换一个近义词读一读。比较用哪个词语好,为什么?从“关”这个字中你体会出什么?

②“逼”什么意思?(逼迫,给人以威胁。)请把这个词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出什么?

③带着自己的体会读有关的段落。

2.理解内容,练习说话。

①联系1—3自然段内容、对窗的理解以及生活实际,想象“这时候”屋里是怎样的情景?

提供句式,练习说话。

A.大雨来了,我们兴奋、欢呼,在雨地里尽情地

B.夏夜,我们在草地河滩上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用语言去沟通,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能默读短文,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真实、朴实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爱是需要表达的,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用语言、眼神、行动、用笔,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体会爱的传递。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件)听歌曲《爱的奉献》。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那浓浓的爱意,思考这爱是怎样传递出来的呢?(出示课件)

1、《灯祭》父女的对话:

父亲:“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和谐、融洽的父女关系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温暖。

2、《捐赠天堂》的捐赠物小毛毛熊、两张剪纸用儿童语言表达孩子对灾区孩子的牵挂。

3、《小抄写员》中儿子深夜起来抄写的行动坚持四个月让父母震撼,感动和欣慰。

(三)小结:(出示课件)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诠释。

二、走进故事,体味语言的魅力。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1、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木牌上的话发生了变化,行人的表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下面默读课文,思考: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那些情况变了?(出示课件)

不变:一天中恰恰事情发生的地点还是那条大街、人物还是那位盲老人。

变化:木牌上的字和人们心情与行为的变化。(出示课件)

(三)引导思考,感受语言魅力

1、启发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启发谈话:

美丽里的春天,天空……

美丽里的春天,田野……

美丽里的春天,花草……

……

美丽的春天和双目失明相成了残酷的对比,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进而使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出示课件)

(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如广告语、名言警句等)。

2、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出示课件)

三、走进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意。

(一)启发谈话,我们曾经如此的`和谐……

1、介绍自己父母疼爱自己的事情。

2、说说融洽的父子(女)母子(女)关系

(二)谈谈现在的和父母之间沟通时的变化。

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问题?怎样的情形?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你们和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往日亲密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在拉大,和爸爸妈妈之间可能再也不是无话不谈了。

(三)是什么使我们疏远?

分组讨论:是什么使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从学生讲述的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出原因)

(四)我们还能亲密如初吗?

1、思考:《小抄书员》中,在叙利奥抄写的四个月中,为什么感觉父亲不在爱他?

2、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理解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五)小结:一句知心的话语,可以使亲情迸发出灵性的火花,如果你爱你周围的人,就要勇于告诉他们,爱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也可以用含蓄的方法表达出来,让我们大家把自己的爱说出来、写出来,与我们的家长、老师多进行沟通,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爱心在行动。

做一张亲情卡,送给自己身边的人,表达你的理解、尊重、宽容、谅解……以自己的火点燃旁边的人的火,以心发现心,让爱心传递。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重点:

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或听到一些身怀绝技的人或事,让我们不由地发出一声由衷的惊叹。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2、板书课题:刷子李(板书课题)

指名读(提示把“子”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3、刷子李,这名字有意思吧?从这名字当中你知道了什么?(姓李的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特别高)

4、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民国初期,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扎得特别好,就叫他——风筝刘,又如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他姓李,粉刷技术特别好,人们就称他为——刷子李。下面,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声—刷子李。

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那么把书打开,翻到13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先看看词语掌握得怎样?

(课件出示词语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分行读,再一起来(派头的“头”读轻声),(相机解释词语“发怔”是“发呆”的意思。)

我们再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下。

通过刚才的朗读,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技艺高超)

三、品读文本、感悟技艺高超

师: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随机教学(随学生的学情出示相关段落)

正面描写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生说: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b、师问:你见过粉刷吗?是怎么样的?(生自由说)

老师这有两张粉刷匠粉刷时的图片,我们来看看。看了有什么感受?(生再说感受)他们能称为刷子李吗?(不能)为什么?(他们身上全是白点)

c、那我们应该怎么读这一段?(带着敬佩的语气)谁来读一读?(指名三位同学读,再个别读)

d、刷子李真不愧是个奇人,不但干活好,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什么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是第一奇。(相机板书:规矩奇特)

刷子李为什么敢立下这样奇特的规矩?(生自由说)

师:是呀,如果不是对自己的手艺有十足的把握,又怎能夸下如此海口呢?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他的这份自信表达出来吧!师引读:他要是————生读。

2、学习第五自然段

a、师:这只是个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究竟刷子李有没有像传说中的这么神呢?接下来我们找出感受到刷子李技艺高超、奇特之处的语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b、指名说。(交流点评)

生说: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师:好,这样的粉刷,效果怎样?(板书:效果非凡)

哪几个词看得出他刷的墙效果非凡?(指名说:匀匀实实、透亮、清爽)

师:真是让人叫绝啊?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夸一夸,你会想用哪个词?(生说: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盖世无双,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等等)

师:就让我们带着对刷子李的佩服的态度读一读这段话吧。

c、师:这个自然段还有那句话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只见师傅的手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问:好,你找得这一段重点对人物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动作)那你感受到了刷子李的动作怎样?(板书:动作娴熟)

谁想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在他读的句子中有个很美的词重复出现两次,是哪个词语?(悠然)悠然是什么意思?(悠闲的样子)

从这两个悠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师: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来读这句话,读出“悠然”。(生齐读)

读这八个字“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慢一点)那就再读这八个字,读得慢一点(齐读)再慢一点(再齐读)

听你们悠然地读这八个字,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刷子李刷墙的样子来了。我们也来做一回刷子李,配上悠然的动作再来读一读。(生边模仿动作边读)

此时,你觉得在你眼前的刷子李更像是一位什么?(指名说:舞蹈家、画家等)

师:是呀,刷子李刷墙给人感觉不是在干又脏又累的活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他的技艺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让人高山仰止惊叹不已。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指名读整句—齐读。)

师小结:悠然的动作和非凡的效果相互映照,彰显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让我们一起读读第5自然段,一起拿起书,边读边感受刷子李的奇特之处。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的奇特之处,我们已经眼见为实了。

侧面描写

1、面对师傅的高超技艺,曹小三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快速浏览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然后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起初曹小三对师傅的绝活一直(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佩服),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感到很(失落),最后知道那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出来的小洞时,(心服口服)。

2、谁来试着填填这个空?(指名生一个一个说,并相机板书:半信半疑———>佩服———>失落———>心服口服)请同学们一起填填空。(生齐读填空)

是呀,文中的徒弟曹小三从开始时的`半信半疑,变成后来亲眼见证之后的确信无疑,这个心理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呀!

3、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为什么?(生自由说)

4、小结:这样写并不多此一举,侧面烘托人物叫侧面描写,这样的描写能对文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前面对于刷子李的直接描写就叫正面描写。正是在这样多方面的描写中,刷子李的形象才变得越来越丰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真叫人拍案叫绝。我相信同学们也能将这种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请同学们课后写一写身边有特长的人,写出人物的特点。

四、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的资料

今天文中的主人公通过冯老先生的生动描写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奇,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奇人奇事,不妨去阅读一下《俗世奇人》这本书。书中奇人荟萃,一个个奇人身上发生的一桩桩趣事,肯定会令你拍案叫绝。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板书设计:

规矩奇特

刷子李:技艺高超{效果非凡

动作娴熟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

失落———>心服口服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四、品味语言,诵读积累。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五、语文实践活动儿童诗歌朗诵会。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②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③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

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①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PPT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是一种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松鼠)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松鼠(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1、昨天,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松鼠的资料,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收获!

2、请同学向全班介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独立的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个别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

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2、教师小结:这段话采用先总后分的形式,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外形,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手法。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以及繁殖、换毛等。

1、从吃、活动、住分析松鼠的生活习性(出示课件)

学生总结:(板书)

外形

2、吃: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生活习性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住: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分析“住”时,鼓励、组织学生学用“先……再……然后……;既……又……”造句

五、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六、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一段你最喜欢的自然段

2、摘选本课优美的词语写在本子上

3、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1、喜欢小松鼠吗?把你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先让学生读词语,(出示提示词语)

漂亮乖巧驯良清秀

矫健敏捷机警玲珑

光滑帽缨闪闪发光

灰褐色向上翘着格外漂亮

学习了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写的《松鼠》以后,我们从作者笔下看到的是一只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会如何介绍自己呢?让学生尝试利用上面读过的词语来描述

4、小组讨论: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松鼠》与《鲸》都是说明文,都是以准确说明为前提的。

不同:

(1)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2)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3)从语言的风格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5、介绍一下作者及其作品

作业:

1、根据老师上节课布置回去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去写一写

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2、完成“百年学典”《松鼠》这一课相应的练习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和首都。

2.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3.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国徽,怎样尊敬国旗、国徽。

教学过程:

一、认识祖国

1.老师讲授“祖国”的概念,用学生已有的“母亲”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国的概念。

2.祖国在哪里:用地球仪让学生知道祖国的大体位置。

二、读熟并记住三句话

1.教师教读三句话。

我是中国人。

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全体读、比赛读、比赛背诵等形式,让学生熟记这三句话。

3.播放祖国__、长城、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图片,让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与美丽。

三、认识国旗、国徽

(一)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图片。

2.从色彩、形状、图形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并说一说。

3.讲解国旗的红色和五颗五角星所代表的.意义。

4.画一画国旗。

5.欣赏图片,说说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国旗,你在哪些地方还看到过国旗。

结论:国旗代表国家,我们要尊敬国旗。

(二)认识国徽

1.欣赏国徽图片,从形状、图案、色彩等方面说说国徽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__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国徽也是国家的标志,我们要尊敬国徽。

3.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国徽?(图片展示、学生议论)

四、学唱国歌

1.教师介绍国歌。

2.教师教读国歌歌词。

3.播放国庆节升国旗唱国歌、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奥运会体育健儿夺冠唱国歌等视频,让学生跟着学唱。

4.课堂展示唱国歌。

五、参加升国旗仪式

1.为什么要举行升旗仪式。

2.观看视频:__升旗仪式。

3.阅读并讨论课文16页,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一般人行注目礼。

4.教师示范立正、行注目礼,学生互相学习、规范行为。

六、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内容,歌唱国歌。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读议文章二、三两段。

2、进一步学习“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3、明确陈毅先生的沉着应敌、大智大勇。

4、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2、日本鬼子的凶狠、狡猾与陈毅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通过第七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人的文章可以如何来概括人物的特点呢?(明确“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并板书)

2、导入:这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8、“私塾先生”,领略陈毅先生的大将风范。(板书课题)

二、读议文章二、三两段

1、初知形象

(1)自读课文二、两段

引:文中同样的意思的话仲先生却说了两次,找出这两句。(幻灯出示)

①“写字心要静,不管有什么情况都不要紧张,不然是写不出好字来的。”

②“写字第一心要静,第二心要真,不把心思集中在字上,字就没有精神。”

(2)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仲先生同样意思的话说了两次,有必要吗?(各抒己见,不作定论)

(3)要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再一起去读读课文,找找文中有关语句,说说仲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

第一次:

①在练字时:“这天中午,天……认真地练写毛笔字”(针对性)

②在敌人包围时:“立刻调来了军队,把全镇包围起来。”(紧急中)

③学生认识且疑惑时:“他不是在李家作客的仲先生吗,怎么当起私塾先生来了?(表明身份)

第二次:

①连续盘问时:一个小头目……问:“共产党的有?”

“你的,什么的干活?”小头目又问。

……(证明身份)

②鬼子查看时:鬼子没吭声,不断查看着学堂里的每一个人。(稳定情绪)

③暗示身份时:“他们都是学生的干活”(再明身份)

(4)再议:有必要吗?(而且很重要)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

可见仲先生的?(遇事冷静,沉着对敌)

以上隶书部分教师相机板书。

2、进一步感知

过渡语: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抓住人物言行能概括人物特点。那么文中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言行还有吗?找出来读读、说说。

(1)找、读、练说。

①“共产党的没有!”仲先生泰然地回答。(镇定)

②“我的,私塾先生……,”仲先生指指在座的学生,接着说,“……”

(借机行事)

③“……”仲先生说到这儿,哈哈大笑了。(智高胆大)

…………

(2)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评议。指导感情朗读。(抓住人物提示语)

教师借机表扬: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仲先生的大智大勇表现得很充分。

(板书“大智大勇”)

3、对比

过渡语:应该说仲先生的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但文章还用了不少的笔墨写了日本鬼子的言行,这是为什么呀?

(1)找出写日本鬼子言行的语句,说说你觉得日本鬼子怎样?

凶狠:杀气腾腾……

狡猾:“鬼子没吭……,不断查看……”

“既不走,也不查问,只是一边走,一边察看。”(板书隶书部分)

(2)读表结果的内容,问:你对文章为何写这部分内容是否已经恍然大悟了呢?

①情节安排上的'需要。

②衬托(更显大智大勇)。

(3)分角色朗读体会。

过渡语:那我们可要把仲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与日本鬼子的凶狠、狡猾同时也愚蠢之间的对比给体现出来。

三、小结

1、人物形象。

2、学法。

3、延伸

(1)学“写人”文章的方法——写“写人”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是一种好方法。

(2)人物:课外可找有关介绍陈毅的文章去读读更深了解他。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5

板书: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仲先生(陈毅)大智大勇日本鬼子

一、成功之处

1、针对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分析史料,培育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突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教学以有机结合的五个环节结合而成,把分散的人物主线,糅合成以人物简介、思想与反思为主线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课时内容。并通过补充典型史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培育了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与史论结合的意识。

3、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兴致盎然,能积极思考,积极作答,对问题的思考深入且有自己的看法,这一探究课的特点是符合的。

二、不足之处

1、选择的史料多为文字资料,为尊重史实,基本保持文言风格,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部分字句难以解读,教师在史料解读方面的引导时间过多。

2、教学中学生提出部分颇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难道不对吗?为什么同样是面临侵略日本却如此欢迎《海国图志》一书?,限于时间与教师思考深度,只能将这些问题延后解决,总觉得有遗憾。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的】

1、学习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3、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教学重点】

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通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试着串译课文.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介绍水果的资料。

【相关资料】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画图)

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

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也曾有过,苏东坡的《惠州一绝》也有此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就是讽刺这一现象,但我们能从中可看出荔枝保鲜不易的特点。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 整体感知

1. 解题

⑴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其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有答案吗?

盖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最后一段)

⑵齐读最后一段,并请一名同学串译成现代汉语。

2. 检查预习

⑴通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帷wéi 枇杷pī pa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醴lǐ酪lào

⑵四人一小组,试译课文,将不明白的字词句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老师巡视

辅导。

华:huá 花

叶如桂,冬青:叶子好象桂树的叶子,冬天也绿。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

3. 齐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讨论出说明顺序。

(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顺序:由外到内,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由整体到句,从树的形状。

4.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

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5.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语言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举例说说。

(明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6. 小结课文。

三. 拓展训练

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

2.交流作品。

3.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产地、形状、叶、花 (略)

果实:朵、核、壳、膜 (详) 由外到内

保鲜: (详)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

导语引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出示板书《丰碑》。

二、认定目标:

1、认知:理解课文大意,弄清课文重点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师放间乐《长征组歌》,狂风呼啸,贴出挂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

伴随音乐低沉叙述导语,并结合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录音:提出预习思考中的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用“~~~~”划出来。

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简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课文脉落,小组讨论课文第几部分为重点内容,并说出根据。

(四)通过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分类。

再选派代表汇报本组预习收获,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五)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教师激情范读,引入(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读课文一、二部分。

这支队伍面临怎样的考验?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词句。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将军担心什么?

请同学们用低沉、缓慢的语速自由练读。

四、达标测评:

四人小组赛读,选出最棒的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课文主次,抓住了重点,而且我们深深地领略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险恶环境,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认定目标:

1、认知:通过字、词练习,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重点,读中感悟,自觉领会中心思想。

2、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3、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多种读的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

1、自由反复朗读重点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他(),好似(),身上落满了雪,无法()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志十分(),十分();

他左手微微(),好像在为战友指明()。()的衣服紧紧地()在他的身上。

以上填空题幻灯打出。

让学生填空后体会所填词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此时结合板书,一动不动、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紧贴)

(二)文中除了讲军需处长,还讲了谁?哪些内容是写将军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朗读体会“愣”将军的两次“愣”感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将军当时的心情怎样?

幻灯出示:将军的脸色顿时()起来,嘴角边的肌肉()着。他()眼睛,像一头()豹子,样子十分()。将军两腮的肌肉()着。

通过上面的句子,体会将军的内心世界。

▲联想:将军会想些什么?(用二、三句话说说)

将军()了,()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了。他()了一口气,()地举起了右手,举到齐肩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

从上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桌小声说说,指名汇报。

(三)自学最后一段,把你理解的、读懂的用文字标注在该段之后。

(四)达标测评:

质疑问难:针对上归纳出的问题,重点解决

1、为什么说为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2、为什么最后将军想:“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和前面的思索进行呼应。

3、以“丰碑”为课题的含义。

▲联想:军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到什么?他会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写几句话)

最后每人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

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

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

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

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

(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

【板书设计】

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

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

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

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

2022年五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蕴含的美,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课文在叙述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3、初步感受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整理字词,丰富词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妮、菩、咆、哮、枞、抑、曙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关于“爱德华·格里格”的资料。

3、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结构。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四、达标检测,巩固课堂

1、范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守林人是做什么的、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五、总结拓展,情感升华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到了什么?生汇报

2、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故事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深入领会葛利格信守诺言的高尚品格。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本文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