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颜若惜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质疑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五、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作业

l.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课前准备:

一、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

2.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三、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五、积累迁移

1.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六。、个性化备课

七、教学反思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iān jiū róng jì tuò zhuó bàng

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三、1.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2 .(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四、1.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

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4.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

格、高贵品质。

5.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6.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五、1.(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让学生有

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欣欣向荣的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唱着欢乐的歌|”与“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1、录音2、有关海港资料、大海画面

3、看看比比

教学课时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听完这首优美的歌曲,一定勾起了你们对大海的向往,你们见过大海,去过海港吗?今天我们就随同作者一起领略大海的风光,听一听大海唱的歌

2、出示课件:大海风光海港新貌

提问:1、刚才画面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3、板书课题大海的歌

4、齐读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描写画面景物?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由朗读。

(二)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作者分别在哪几处参观?请说处表示地点的词

生:(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在这三处,作者都分别看到什么景象?那些词句你觉得用得好

出示课件:想一想

1、用“——”勾出在码头、海港、大海处看到的景物,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表示

2、大海真的会唱歌吗?为什么作者两次写到大海“唱歌”

(三)反馈自读情况

师:在码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什么?

生(学生边说边板书)

师: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是抓住它们的什么特点写的?

生:颜色

师:请同学们在表示色彩的词语下面打上“”,并自由地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吗?

生:喜欢。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欢的心情,读一读。

师:谁能比他们读得更好,能把色彩斑斓的景色通过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抽生朗读)

师:作者登上海轮,来到海港,又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装卸吊车海轮

出示课件3想想说说:(繁荣的海港景象)

师:对装卸吊车、海轮的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出示课件4妙句欣赏

1、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

2、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师:哪些词语用得好

小结:对,用上这些带点的词语,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来自网!

通过比喻的表达方式,把海港一片繁荣的景象写得更具体、生动更形象了。

分男女角色读着两句话。

师:看到欣欣向荣的海港景象,作者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作者的心情十分愉快。

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

生:不会。

小结:对,这是作者借浪花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此时,感觉这涛声也如同自己一样高兴,浪花似乎正在唱着欢乐的歌。

三、拓展思维,看看比比。

1、出示课件(四幅图画)

2、根据以上画面,联系自己的`心情,模仿说话。

生1:太阳朝我笑。

生2:小树弯下了腰。

生3:鸟儿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4:花儿向我点头。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四、学习最后一部分。

师:船在大海上航行时,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石油钻探船

师:“咱们”指的是谁?

生:中国

师:请一小组的同学带着自豪的心情读句子。

出示句子: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师:“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祖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者心中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所以觉得大海在随着祖国的兴旺发展,不断在高唱一曲曲的新歌。

师:请全班同学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海唱的是一曲(欢乐的、自豪的、赞美的)歌,歌颂了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将来,我们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再谱写一曲新歌。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天云海朝阳欢乐的歌

海港装卸吊车海轮

大海石油钻探船一曲新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来自网!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对本单元的词语进行归类复习与巩固,积累词语。

2、学写比喻句,学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

3、学习苏东坡“灵隐题联”的故事,以《灵隐题联》为依托,开展“趣味语文故事会”。

4、自主阅读记景抒情散文《落叶》懂得奉献、给予可以让生命变得温馨、美丽而精彩。

5、完成一篇《我喜欢的一处风景》的习作。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说、写等练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在写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累词语以及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写比喻句。

2、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1、预习语文乐园一。

2、查找资料,准备“趣味语文故事会”。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新学期的第一个“语文乐园”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快进来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2、轮流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

4、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查字典、词典或大家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5、分小组用词语口头造句比赛。

三、金钥匙

1、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指名回答。

4、口头练习造比喻句。

5、集体评议。

6、小结:造比喻句时,一定要注意这两种事物有类似之处,通常把抽象的、复杂的用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说明,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这些词语。

2、造5个比喻句。

3、预习“阅读欣赏”。

第二课时

一、自主阅读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自主阅读。

3、读了这篇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4、分组朗读,评出读得最好的一组,表彰。

二、语文故事

1、自读短文,思考:故事讲了什么?苏东坡是什么时代的文人?有关苏东坡的其他文学故事你有没有读过?

2、全班交流讨论。

3、什么是趣味语文故事?

4、小组讲故事:注意不要照搬照念,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组内评一评、讨论:谁的故事讲得最好?

5、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讲故事。

6、评出故事明星,谈你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1、以“趣味语文故事会”为题材写一篇日记。

2、预习“语文生活”。

第三、四课时

1、课文借鉴

在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美丽的“三潭印月”》、《“天涯”踏浪》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虽说不同,但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来写的的。我们今天要写的习作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2、思路形成

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写喜欢的一处风景,大家回顾一下,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是哪里?你看到的景物什么样?像什么?这处景物过去什么样?和哪儿的景物有联系、有相似之处?关于景物有怎样的故事或者传说?关于景物前人有哪些描述?从景物的历史、现实中你有怎样的感悟、感想?

3、提纲举例(以课文为例)

4、习作

(1)梳理思路,完成写作提纲。

(2)题目自拟。

(3)修改。

(4)誊写。

(5)讲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班上的劳动委员李小青转学了,补选劳动委员时,王宁提出选自己,并说了选自己的原因,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表示同意。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9个生字中,“今”“林”的韵母是前鼻音,“名”和“让”的韵母是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今”的最后一笔是“ ”,不能加一点。

话:右边是“舌”,不是“古”。

要联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了解字、词的意思,有的字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让”“说”“话”左窄右宽。“今”的“人字头”撇捺起笔相接,开口度大,下面的点在横中线与坚中线的交点处。“为”的笔顺是 。

二、词句教学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静悄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要让学生明白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是很认真的。

王宁说“我选我”,大家都愣住了。“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选自己的。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这段话讲了王宁选自己的原因,是课文的.重点,要让学生多读,体会王宁说的话,一是王宁想学习朋友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二是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到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让学生体会到,掌声表示全班同学十分佩服王宁自己选自己的行为,相信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

三、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如“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老师的话要读得使人感到和蔼可亲。王宁说的选自己原因的那番话,要读得很诚恳,表示他选自己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一)

9、 我选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5个词语。认识“班、静、悄、亲、切、集、体”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用选举实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提问:读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你想知道的问题明白了没有。

2、数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论。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劳动委员”。

(劳动委员负责班里的劳动卫生工作,班上没有劳动委员可不行。)

(3)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想想通过读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班内交流。

(3)提问: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经过思考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理解“静悄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是认真的。

(4)指导朗读。

“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①王宁说“我选我”后,大家为什么都愣住了?②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①“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呆住了。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选自己的。②王宁选自己的原因,一是王宁想学习朋友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二是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到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齐读王宁说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l)出示课件:同学们表情怎样?他们在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

(2)自由读。

(3)提问: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同学们都觉得王宁的想法很好。相信他一定能说到做到,都非常欢迎他当劳动委员。所以,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4)齐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知道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原因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3、重点指导:

今:下面不能加一点。

心:注意“三点”的位置。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能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一 段话,并能恰当地选用(或运用)指定的词语。

2.展开合理想象,把图画内容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3.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果壳,并能知错就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成一段话。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根据四幅图,围绕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合理想象,连起来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时间:

20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一二句话写出每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

2.能在看图叙述中恰当地选用课文后提供的词语,把短文写通顺、写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起来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能把短文写通顺、写正确。

教学过程:

1.出示挂图,复习谈话。

(1)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图,然后像上堂课那样,再把四幅连起来说一段话,谁会?

①各自准备。

②练习默说。

(2)抽查叙述,教师评议:强调说清图意,把描述一件事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说完整。

2.练习写作。

同学们,说得多好呀!要是能把这段话写下来,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这个故事,受到教育,那该多好啊!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1)投影显示要求:

①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段话写在本子上,语句要通顺。

②小黑板上的这些词语供小朋友选用,不一定每个词语都要用,也可调换你自己喜欢的词语,用词要恰当。

(2)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困难生完成习作。

3.佳作评点,修改。

(1)选优等生习作一 篇重点评议、修改,便 于引导示范。

①有没有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句子是否写得通顺、连贯、明白?标点用得对吗?

③词语用得是否恰当,用了哪些好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④最后有没有体现知错就改这个中心意思?

⑤书写是否工整、清楚?

(2)再选一部分写得较具体、条理较清楚的习作给予表扬、鼓励。

(3)评议一篇较为典型的质量较差的习作,给予帮助并鼓励。

①这篇习作哪些方面写得比较好?(尽量多发现优点,给予鼓励)

②哪儿写得还够(师生帮助)

③如果是你写,你会怎样写?

④对内容写得较含糊、句子表达欠确切;语序较混乱,用词欠恰当等方面给予评点,修改。(改后比较是否比原文更好些)

⑤根据评点,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对照目标,想想该怎么改。

⑥学生自己修改习作。(也可以同学互相修改)

4.修改、誊写,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学生习作)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1、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画一幅周庄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

顔色错杂灿烂

迷离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莹

光亮透明

参差

指不整齐,不一致

谛听

仔细听

娴熟

熟练

摇曳

摇动

如诉如泣

形容声音柔细

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

内变化多

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自读课文,并思考:

(1)“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2)与《巴东三峡》相比,这篇游记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1、讲解前三个自然段

提问:开头三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讲解“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

仲春

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3、齐读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并细细品味。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讲解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旱情景和感受。

1、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按时间先后顺序

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

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由“天上”写到“地上”

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2、历史与现实相联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将古镇悠远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的联系起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3、提问: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所表达的效果。

三、朗读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四、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枫、套、素、被、产、桦、减、蒸、针、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被、产、桦、减、仍”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廷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找出写秋天树叶变化的句子,能圈出表示小兔心情的词语,并能读出小兔的不同的语气。

3.知道不同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有不同的变化,了解有关植物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能学习课文的形式,适度进行拓展说话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并认真描写“被、产、桦、减、仍”5个生字。

2.划出描写小兔心情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读出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小兔和几种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质疑。

3、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小兔和哪些树对话了?

2、交流,并板书:

枫树桦树大松树

3、学习生字:枫桦

4、积累:“木”字旁的字。

三、自学生字。

1、小组学习。

2、集体交流。

重点指导:“套:的中间部分注意书写;

3、比一比:

摸()膜()模()

减()喊()感()

4、读课后词语。

四、学习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3、用小圆圈圈出小白兔在问不同树的语气分别是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奇怪担心着急

5、画一画,到了秋天枫树、桦树和大松树各有什么变化?用“——”画。

6、全文读一读。

五.让我们来演一演。

六、小练习。

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有“高兴”、“着急”,你能再写几个吗?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朗读中的体验主要在指导学生读出小兔奇怪的语气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兔子为什么会奇怪的原因,适时地出示枫树在夏天和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枫树在这两个不同的季节,它的叶子竟然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体验才会到位。

语文教案 篇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㈠10篇课文,识字㈡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2、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学习目标

1、汉语拼音: ⑴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 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⑴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⑶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⑷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⑴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⑵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⑷ 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⑴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⑵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⑶ 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⑷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的四幅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另外,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要把观察图画与参观校园、讲述感受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起步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生练一练。在以后的长期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

2、汉语拼音: ⑴ 这部分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整合起来的情境图,有利于学习拼音,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第二课的插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

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以巩固这些音节。做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

⑵ 本册教材拼读音节的呈现形式与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拼音部分有所不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每课要求拼读的音节,大多展现的是拼读过程,而这册教材主要以拼读结果的形式呈现。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帮助识字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这样编排的目的并不是要求直呼音节。

⑶ 在拼音教材中还安排认识70个汉字。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些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作字形分析,让学生整体认记即可。

语文教案 篇10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