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野仄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课文通过穿上暖和衣裳、撑开绿色小伞传达出人与树之间那种亲密、和谐、温馨关系,从不冷、不热一对意义相反的词也能体会到这一点。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二、心育目标

1、指导学生亲切、高兴地读课文,训练有感情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文、在朗读中感受到爷爷对树木的爱护以及树木对爷爷的报答,体会到给我一片温暖,还你一片阳光,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心理。

三、心育策略

1、 以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读出亲切、读出喜悦,从读中体会人与树之间那种和谐、亲密关系。

2、 借助课件、开展表演活动、收集资料实践活动等对课文进行扩展,宣传环保。

四、实施例谈

1、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引导看图,说说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情,加强情感渲染,激发朗读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时,主要利用课文录音、老师恰当的示范、指导、学生示范、学生领读等形式进行,读暖和的绿色的时,读出高兴之情,读不冷不热两个词,读出亲切、高兴之情。

3、借助课件激发情感。如:出示课件1:我家门前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问: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你心里怎么想?在出示课件 2:课文第一幅插图。问:爷爷在做什么?小树怎样了?然后出示课件3: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问:看到这这茂盛的小树,你想说什么?最后出示课件四: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的画面。对学生说:我们都来当小医生,给小树来治病,看谁是治病高手。当学生说出相应的'治疗对策后,出示动画课件,如:树缺乏营养,我给它施肥。课件出示:施肥后,树笑了,结果了。学生会更高兴。治疗干旱、长虫、有人伤害等病也可借课件展示。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体会保护树木带来的愉悦,懂得应该保护树木,使其茁壮成长。

4、学习课文后,问学生: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暖和衣裳,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那春天、秋天小树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出爷爷对小树的爱护,如: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等,以及表演出小树对爷爷的感激,如:点头、送果子等等,体会到人与树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谐,达到给我一片温暖,送你一片阳光的境界。

5、课前让学生收集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以及人类破坏树木或保护树木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6、让学生说说:你以前怎样对待树木的?你以后会怎样对待树木等其它植物呢?最后出示几幅花草树木被破坏的不堪场景图,激发学生的惋惜、愤慨;再出示一些优美的风景图,让学生在啧啧称赞之余说说内心感受,使学生体会到:花草树木永远会给大地锦上添花,破坏花草树木可耻,要及时制止,要做花草树木的守护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片段

我在教学第三册语文第19课《学画》时,设计了这样的程序:

生:读课题。(课件显示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课题)

师:读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生:谁学画?

生:画什么?

生:为什么要学画?

生:怎么样学画的?

生:最后画得怎么样?……

师:请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文录音。(大屏幕显示以上问题)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学生纷纷发言)

师:请你们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师:你觉得这些荷花怎么样?生:哇,荷花好美啊!(教师课件显示美丽的荷花。)

师:你能说说这荷花美在哪里吗?

生:多个学生说(略)

师:荷花确实美得让人百看不厌,作者用优美的词句把它描写出来,请你找找,书上描写荷花美丽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2段。边读边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师: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微笑点头)你找得真准!(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画面。)

师生:品读句子。

生: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师:你真能干!(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写的画面。)

师生:品词析句,理解文意。

师:你能把这些美景画下来吗?……

二、实践反思。

(一)上面的教学片段,体现了以下特色:

1、学生成了“大问好”。

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动脑、动口、动手,从而克服困难,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

我在教学《学画》时,先让学生读题目,再让他们谈谈读题目后产生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谁学画?画什么?为什么要学画?怎么样学画的?最后学得怎么样?我利用多媒体把问题一一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解决。由于问题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并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学生学习的情绪极佳,探究得非常主动,学生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能从“境中悟”。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生疑 感悟 和谐》。”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声的立体画面。学生便能运用形象思维,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再现在眼前。

我在教学《学画》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并能适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上课伊始,我就在大屏幕上展示许多碧绿的大圆盘似的荷叶和各种姿态的美丽荷花,让学生一上课,就能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让他们犹如置身在美丽的荷花池旁,对荷花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以境入情。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能恰当的再现图画,图文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意境,提供形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进入作者所写的景色之中去体验,把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再现眼前。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较强的感受。如: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在理解重点句子“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时,我运用多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功能,再现了文中所描述的美丽荷花,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荷花的美。又如:“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满湖通红”这个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凭空想象是不行的,这时,我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再现了雨后的晴天,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湖里的荷花、荷叶,甚至连蜻蜓都红了的景象。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亲眼目睹了荷花的色彩美,这样,化难为易,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进而感悟了句意。这样,不仅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且大大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使这堂课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3、师生和谐“乐中得”。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教学《学画》时,我放手让学生找找、划划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请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当学生把精彩的语句读出来时,我点头微笑。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我给予表扬和激励,如:你找得真准!你真能干……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我更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汲取知识,得到发展。

(二)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1、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会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的导,如何更好地表现在自身的投入上?

2、教学中如何适时、恰当、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都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讨论和研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设计理念

本课识字教学根据课文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认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民主、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善学,使教师乐教而善。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巩固;使枯燥的识字变为趣味识字。通过学习知道一些意思相反的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想和老师一起对反义词吗?

生:想。

师:哦,已经有小朋友准备和老师绝一高下了,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来,听好了。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师:我说多。生:我说少。师:我说左。生:我说右。

师:我说好。生:我说坏。师:我说远。生:我说近。

师:呵,可真厉害呀,还真难不倒你们。现在请看这里,

师:(拿出两支铅笔)瞧,这是什么?

生:(齐说)

师:说说那支长?哪支短?

生:(齐说)

师:(叫上来一位学生,站在老师旁边)我们俩谁高,谁矮?

生:(个别说)

师:(在叫上来一位学生,站在第一个学生旁边)他们俩谁高,谁矮?

生:(个别说并陈述理由)

师:通过这几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生:(个别答)

师:是呀生活中像很多事物的长短、高矮等都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

今天我们也要比一比谁上课表现的好,会学习。表现好的会学习的都可以得到我的小奖章!你们有信心吗?(板书:比一比)

生:有。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实现紧紧的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积极的融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在其头脑中建立起比较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社好铺垫。也体现了语文课堂情景化教学的理念。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出示课件——农家小院)

师:听到你们充满信心的回答,亮亮小朋友很想邀请你们去他们家看看。想去吗?让我们轻轻地推开他家的院门,走进宁静的小院,看看院子里有什么?

生:(仔细观察并发言。)

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富有激情的解说,先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其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三、自主识字、教学并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瞧,我把你们说的一部分的名称标在图上了。

(课件出示相应的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

师:谁能借助拼音或者图来读出这些词语?

生:个别发言。

师:仔细观察你能给这些词分分类吗?该怎么分?

生:个别发言。(并齐读)

师:这些词你会读了,再加几个生字,这些你能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现在请大家自己来拼读这些生字。

生:(自由读,齐拼读)

师:下面我可要加大难度考考你们了,拼音宝宝要回家休息去了。这样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课件展示不带拼音的字)

生:自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认读这些生字?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读三遍。(课件展示)

生:指名带读——大家跟读。

师:这些小老师当得可真棒!老师把这些生字按读音分类了一下。

“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边、群”是前鼻音,“少”是翘舌音。(课件展示)

好,我们根据读音的特点来记一记吧,前鼻音是。

生:齐读。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吗?

生:个别回答。

师:同学们小脑袋瓜里装得知识可真多呀!我知道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呀,老师想让你们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说哪些字你早已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其他的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他?

生:同桌交流。

师:都交流完了。那我来考考大家,“红”字怎么记;“猫”怎么记;“桃”怎么记;“少”怎么记。。]

【设计识字环节时我有意识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情景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同时教学时使用多种形式认字,使学生加强记忆,并鼓励在生活中认字,即能达到识字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一比》教学设计

四、学习韵文,学习量词。

师:(竖起大拇指)真能干,大家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再来到亮亮家的院子里,(课件出示图画)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来比这些东西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

生:同桌说

师:其实亮亮早就把刚才小朋友讨论的编成了一首童谣,想听听吗?

(课件展示课文)借着拼音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读得很努力。我们请XXX小朋友来读给我们听一听吧。

生:个别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生评议。

师: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生:(指导名读)

师:大家读都这么好,瞧小鸭子也来祝贺你们了。(课件出示一只鸭子)

说说图上有几只鸭子?

生:齐答。(一只鸭子)

(课件出示许多鸭子)

师:现在有多少只鸭子了?

生:个别说。

师: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说“一群”的?(一群羊、一群大雁、一群蚂蚁……)

生:个别回答。适时表扬。

(出示一个杏子)

师:这里有几只杏子?

生:齐说。(一只杏子)

(出示一堆杏子)

师:想想这样应该怎么说呢?

生:个别回答。

师: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一堆土豆……)

生:个别回答。

(课件出示“堆”字)

师:真聪明,小脑袋装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这个“堆”的偏旁是“提土旁”(课件展示)

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提土旁”

师: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课件出示:一颗()(一颗西瓜籽、一颗小石子……)

生:

师:你说一棵树?老师想要告诉你:对不起,错了。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为什么“一棵树”不是这个“颗”?

生:

(随机出示课件“一棵树”)

师:你们听清楚XXX小朋友说的话了吗?树是木头所以一棵树的棵应该是木字旁的棵。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既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正确地使用量词。】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啊爱玩游戏了。接下来,我们要玩的游戏是“我指你说”。游戏是这样的:老师拿出一样东西,你说出这一样什么?看看谁说得最棒。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把伞。

师:话要说完整,应该说“这是一把伞”。这是什么?

生:(指名说)这是一辆火车。

师:行啊,难不倒你们。这是什么?

生:(指名说)这是一块西瓜。

【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

五、仿编韵文,知识延伸。

师:让我们在一起读读课文吧。

(课件出示:菠萝和梨,葡萄和桃子)一个(),一个(),——————————”,“一边(),——————————”

(课件出示:马和兔子)“一(),一(),——————————”。

【设计这些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在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六、教学生字“牛”。

师:(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牛”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自己观察汉字,发现其特征,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生:(指名)横有点斜,撇在左上格,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教师写一笔,生写一笔)撇在左上格,不要太大;写横要顿笔,右边要高一点,第二横长,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高,收笔要轻,带尖。

【按照笔画顺序一笔一笔的指导,符合写字特点。再说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说千遍不如动手做一遍。】

生:描红并书写。(师在学生中进行指导。)

师:同桌比一比谁写的好。并展示些的好的同学的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说出来)图上画的是一盆带刺的仙人掌。

B出示声母c,告诉学生:c的发音方法与z差不多,但送出的气流要强一些。

C教师范读,指名读,检查,正音。

(2)字形及书写:

说说z的样子,引导编顺口溜帮助记忆:(谁来说说c像图上的什么?像弯曲的仙人掌)“c像弯曲的仙人掌。或c像开口向右的半个圆圈(引导)”。看c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一笔写成,中格,半圆饱满)

(3)教学ci及其四声。

Ac和i也是好朋友,它们组成的音节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出示音节ci

B引导学生推测读法:ci不要拼读,只要将c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C领读、齐读、指名读。

D出示z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刺溜;组词;从此;一次

3、字母s,音节si

(3)教学声母s的读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说明

这个语文园地共五项内容,分别是认字、读标牌、比较形近字、读句子、背古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认”,要求认读一组带有“木”这一偏旁的字。“木”在字的不同部位,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两个“木”,还有三个“木”,使学生觉得汉字很有趣,提高识字的兴趣。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认,再读给旁边的同学听。认读后启发学生思考:怎么这些字都有“木”呢?

第二项“我会读”,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标牌上的字多数没教过,但天天看见也能认识,如“年级、班、小学”。有的字,学生在路上、食品包装上常见,也认识了一些。有的同学会在课前问问认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请会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请他们告诉大家是怎么认识的,激发其他同学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最后可让学生说说在课外还认识了哪些字。

第三项“比比写写”,共六组形近字。上面一排每组的第一个字比第二个字少一笔,下面一排每组两个字笔画数相同,但有一笔的样子不同。教学时可一排一排地进行,让学生自己看出每组两个字的差别,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说一组,我说一组,看谁说得清楚。比较之后再写下来。因为这次写字没有田字格示范,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写字情况给予提示。

第四项“我会读”,三个句子句式相同,用“越……越……”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这个句式在前面的课文中见过,通过再次练习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再提问:发现三句话有相同的地方吗?这种句子在哪课读过?可把那个句子和三句话放在一起再读读。

第五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古诗,作者李绅。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劳动非常辛苦,告诉人们要爱惜粮食。学古诗只要求读读背背,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通,注意读准“锄、谁、知、中、餐”这几个字。这是一首五言诗,可启发学生回忆《咏鹅》的停顿方法,读好这首诗的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大自然、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字词卡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野外指南针 告诉 准确 忠实 诚实 慌乱积雪 确实 积极 诉说 忠诚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

(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图片,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思考: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指导看“星象图”。指导朗读。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指导朗读。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3、总结2-5小节内容: 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热爱,知道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准备:

课件 《劳动最光荣》多媒体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组织

1、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多媒体课件:

(1)生听歌曲跟唱;

(2)会唱的齐唱;

2、过渡导入:

师:孩子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生:要靠劳动来创造。

(1)师:是呀!劳动最光荣!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一位劳动小能手一起去劳动吧!(出示小母鸡图片,认读“小母鸡”)

(2)师:“小母鸡做了什么劳动啊?”

生:“种稻子!”

师:“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集中巩固识字

1、师:想听《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要先创关(认读生字)

2、齐读、抢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三、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求:边听边思考——小母鸡想种稻子,它种了吗?它请了谁帮忙?

2、汇报

(1)师:种了吗?从哪知道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2)师:请了谁帮忙?他们是怎么说的?

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指名扮演角色)

(3)师:小鸭子愿意帮助小母鸡吗?它为什么不愿意呢?

指名读小鸭子说的`话、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女生:小母鸡

男生:小鸭子

师: 叙述

3、师:禾苗一天天长高了,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思考小母鸡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交流、汇报

(3)分角色朗读

男生:小母鸡

女生:小猫

师: 叙述

4、师:到了秋天,稻子终于熟了,这回小母鸡又请了谁帮忙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要求:思考请了谁帮忙,它愿意帮助小母鸡吗?为什么?

(2)汇报、交流

(3)分角色朗读

2、4、6组:小猪

1、3、5组:小母鸡

师: 叙述

5、师:最后小母鸡把稻子打成了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接下来它又做了什么呢?

(1)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汇报:A、送给小鸭、小猫、小猪

B、它们三个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低下头、羞红了脸、说:“明年我们要跟你一起种稻子!”)

6、分角色朗读课文

2、4、6组:小母鸡

1、3、5组:小鸭、小猫、小猪

师: 叙述

7、师播放课件动画。

要求:边看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四、写字

教学反思:

中心主题:劳动很光荣,但劳动很辛苦。“太辛苦”并不是它不想去做,而是嫌劳动辛苦。教学中,过渡语连接比较好,保持了整体性。但对课文的钻研还不够深,如何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以自主创新教学为理念,巧妙运用鲜活有趣的CAI课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初步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运用CAI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导”而不“牵”,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播放音乐和录像:“丹顶鹤从北方向南方边飞边鸣的迁徙的场面”,老师朗诵第一自然段导入新课。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相互评价。

3、请学生伴着音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一)、导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看了录像后,你觉得丹顶鹤怎么样?

(2)、(出示静止的丹顶鹤的画面和第二自然段)请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了丹顶鹤的美?读好以后,同桌讨论交流,并给纸上的丹顶鹤涂上颜色,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选取作品,请学生上机作图,并要求说出理由。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

A:出示句子

1:“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1、配乐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欣赏丹顶鹤“洁白”、“黑”的颜色之美。

2、指导朗读。

B:出示句子

2:“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1、配乐播放丹顶鹤的头部特写,理解“鲜红鲜红”。

2、提问:丹顶鹤头上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我们叫它丹顶鹤。课题中的哪个字是指红颜色的呢?

3、出示画面“美丽的丹顶鹤”(“丹”字闪动出现)。

4、指导朗读“鲜红鲜红”。

5、指导朗读全句。

6、教师相机小结板书:颜色美

7、指导背诵:

(1)、出示提示:丹顶鹤有一身(),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它的头顶就像嵌着(),()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

(2)看着提示尝试背诵。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动作背诵。

(二)、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丹顶鹤很美,所以它很逗人喜爱(出示卡片:逗人喜爱)。

2、(出示静止的丹顶鹤的画面和第三小节),请学生继续在轻柔的音乐下自读,并且请学生边读边思: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

3、交流:

A:相机出示句子3:“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1)师:丹顶鹤的身材多像芭蕾舞蹈演员啊!(板书:形体美)

(2)指导朗读。

(3)连读第三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B:相机出示句子4:“丹顶鹤无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1)、请学生质疑提问。

(2)、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图片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的含义。

(3)教师板书“姿态美”。

(4)指导朗读“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这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全句。

(6)连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第三句。

4、指导背诵:

(1)、出示提示:丹顶鹤很()。它的腿(),脖子(),嘴巴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都显得那么()。

(2)、看着提示尝试背诵。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动作背诵。

5、齐读第二、三小节

三、欣赏画面激活想象丰富说话内容

1、过渡:丹顶鹤从北方飞向南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

(相机引导:A:第二故乡是什么意思?第一故乡在哪里?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黑龙江省和盐城建立起来的'一北一南两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供丹顶鹤栖息繁殖的场所。)

4、说说你最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哪几个词语?(卡片出示:三五成群、无忧无虑)

5、丹顶鹤三五成群,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来看录像。

6、看了录像,你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和“三五成群、无忧无虑”说一句话吗?

7、看全文配乐、朗诵,齐读全文。

8、丹顶鹤是珍稀动物,可是有些人却还在捕捉它,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

9、师:同学们,现在全世界野生丹顶鹤仅剩1200余只,我们要努力保护它们,做它们的好朋友,让美丽的丹顶鹤永远飞翔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从“一到十”十个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因此在进行这一课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主要是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识字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认识这些汉字。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

αi iu αn in inɡ un er jiɑ cun

zhi yun shi wu yi qu li huɑ

(设计这一道复习题的目的是复习学过的韵母和音节,这些韵母和音节都和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有关,给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打下基础)

2、 激趣导入。

从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了,你们高兴吗?

二、 数字引路,认识汉字

1、出示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指名读,全班齐读。

刚才我们认读的是阿拉伯数字,我们在数学课上经常见到,可是我们学习语文时要用到数字时可不这样写,你们想知道怎样写吗?

2、出示汉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这些汉字和数字相对应,目的是想让学生由认识的数字联想到不认识的汉字)

(1)谁认识这些汉字朋友?指名读

(2)请认识的小朋友说说是怎样认识的?

(目的是鼓励学生提前认识字,教给认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3)这些汉字有些小朋友提前认识了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没有认识这些汉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好吗?

3、 出示拼音。

(1) 提出要求

不认识汉字的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读汉字,已经认识的小朋友也可以借助拼音在巩固一下,好吗?

(2)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

(3) 开火车读

(4)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

(5) 去掉数字指名读

(6)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三、 学习童谣

小朋友们,这些数字不但在数学上用处很大,在学习语文时他也很有意思,你们知道吗?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就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是童谣里,题目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去二三里》(板书课题)

1、揭示课题。

(1)谁会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强调“一”的变调情况)

(2)会读的同学说说哪个字是“去”(老师加拼音)再指名读,组词。

(3)哪个字是“里”呢?(老师加拼音)再指名读,组词,用自己组的词说话。

(4)齐读课题。

2、学习童谣。

(1)读。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快来读读这首童谣吧!不过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你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提醒学生可以读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等)

a、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童谣,教师巡视随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b、指名读,表扬读的好的学生,纠正学生的读音。

c、看同学们读的那么热闹,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看看老师在哪个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咱们比比看谁的耳朵尖。师范读

d、你们愿意像老师这样读吗?学生练读

e、指名读,学生评价。

f、全班齐读

g、教师引读,同桌表演读。

(2)体会、观察。

a、同学们,读了这首童谣,你能告诉老师童谣里都有什么吗?

(有村庄四五家,有亭台六七座,有八九枝花)

b、对啊!还有人专门为这首童谣配了一幅画呢!咱们一起看看。指导看书中的插图

c、你能在画里找到你刚才说的内容吗?学生找说。

d、看图再读童谣,会背的小朋友可以背。

四、识字检测

1、出示词语。

一心一意 二龙戏珠 三令五申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不认识的字都加上了拼音)

(1)学生自己先练习读,不会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开火车读,纠正读音。

(3)齐读

(4)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这些词语里都有数字)

2、出示数字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都不见。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

(2)齐读

(3)能告诉老师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这首诗里也有数字)

3、放录音。

同学们学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该休息一会了,我们来听一首歌好吗?

(放《数鸭子》歌曲)

告诉老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这首歌里也有数字)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多有意思的数字啊,你们记住他们了吗?如果你对这些数字也感兴趣,也可以用他们来编儿歌,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运用朗读、概括、圈划、评点等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认识“真理产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2、在品词炼句中,体会科学家善于发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发问的热情,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和手段:情景创设、小组讨论、板书归纳法、

散读、默读、质疑等方法。

教学程序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运用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题。

二、感知文本。

老师吹肥皂泡、竖不到翁。

激趣导入: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我们是否留意过?留意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都蕴藏着伟大、鲜为人知科学发现。有时老师在想: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来说是熟视无睹?为什么我们与伟大的科学发现总是失之交?我们缺少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家叶永烈先生去做一次科学探访,或许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找到一些答案。

1、 朗读录音:

要求:文章写到了哪几个有趣的生活现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什么?

2、 板书:

洗澡水的漩涡 漩旋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睡者的眼球转动 睡者的眼球转动与做梦有关

(穿插关于18小节表述不当的质疑)

学生交流。

1、 学生认真倾听。

2、 交流明确。

三、研读文本。

四、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提出话题:三个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现象、三个生活中的问号让三位科学家开启了科学的大门,揭示了让世人瞩目的科学真理。可是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要发现真理说难也并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1、老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

2、老师明确讨论要求、巡视指导。

3、、适时追问引导:

A三个事例中哪些词句能具体说明科学家有敏锐的'目光?

B 善于思考又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C 齐读15、16小节,你觉得又能给你什么启示呢?

4、、归纳小结:科学并不神秘,科学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板书),不断探究,不断思考,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解答了“一百个”(板书)问号“之后”(板书),才能把“?”拉直变成“!”(板书)也就是找到真理。

1、 据我所知,在人类的发明,类似这样的例子何止这三个?同学们能否再介绍几个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2、 读完了课文,了解了人类科学许多感人故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

3、:难道我们的收获而已吗?大家有没有一种想亲身一试,做一回勇敢的实践者的愿望呢?

4、小结: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勇气”。愿今天的课能送给大家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巧手,赶快抓住你身边、脚边、手边的每一样事物。“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你也会从平凡走向伟大。

1、学生研读文章(圈划批注)。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4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1、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2、学生交流。

3、交流: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曾经产生的疑问。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